2012年4月30日

粗大動作 有助孩子人際互動

您家中的小天使是否上了幼稚園以後,開始變得不快樂?不愛說話?有可能是他的動作發展比其他同儕差,導致較自卑。
「粗大動作」是幼兒時期就開始的控制自己身體的一種方式,動作發展良好的孩子,可以比較獨立、有信心、有活力。進入學齡期後,開始進入遊戲運動,有助於孩子的人際互動,對於人格養成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以下是兒童在粗大動作的概括發展過程。假使遲緩1到2個月,爸媽也不要心急,可以再觀察3到6個月,如果仍沒有進步,就要轉介復健科醫師診治、評估,甚至需要物理治療師協助復健。

◎0到2個月的粗大動作發展
    ●趴著時,頭能左右轉動。
    ●扶坐時,頭部能挺直。
    ●平躺時,可以交替踢腳。

◎滿4個月的粗大動作發展
    ●扶著站,下肢有少許支撐的力量。
    ●趴著時,手臂可以撐著,頭可以左右轉動,尋找聲音。

◎滿6個月的粗大動作發展
    ●可以軀幹直直坐在椅子上。
    ●從仰臥翻到趴臥。

◎滿9個月的粗大動作發展
    ●肚子離地爬。
    ●坐著往前拿玩具。

◎滿11個月的粗大動作發展
    ●可牽著他的一隻手走路。

◎滿12個月的粗大動作發展
   ●可以放手,讓他自己走。

◎滿1歲半的粗大動作發展
   ●倒退走。
   ●走得很穩,包括停止、轉彎。

◎滿2歲的粗大動作發展
   ●蹲到站。
   ●雙腳同時離地跳。

◎滿3歲的粗大動作發展
   ●單腳站2到3秒,踮腳尖向前走。
   ●騎三輪車。

◎滿4歲的粗大動作發展
   ●單腳原地跳。
   ●不扶東西,一腳一階下樓梯。

◎滿5歲的粗大動作發展
   ●單腳連續往前跳5步。
   ●睜開眼睛單腳站10秒。

◎滿6歲的粗大動作發展
   ●閉眼單腳站5秒。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二林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2年4月29日

想當美魔女 蔬果減重反壞膚質

美魔女正夯,但營養師提醒,有些女性為了維持身材,刻意只吃蔬果或高蛋白食物,雖然體重如願下降,卻因熱量不足、營養素攝取不均衡,反讓皮膚暗沉、蠟黃,還曾有女大生看起來像老了十歲。 
美魔女一詞來自日本,意指年過卅五歲,外表卻看不出實際年齡的女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周千欽說,最近接獲許多女性詢問,如何吃才能擁有好膚質,展現好氣色。
周千欽解釋,擁有好膚質要從均衡飲食開始,許多年輕女性單吃蘋果或生菜沙拉,雖然瘦下來,但快速減重減的是肌肉、水份,而蔬果在中醫是屬於寒涼食物,只吃這類食物,代謝會變差,反而容易水腫。另外,若嗜吃肉類、油炸物、甜食等酸性食物,易使肌膚遭受氧化因子破壞而出現皺紋、加速老化,油炸物吃多也容易長青春痘。
周千欽表示,維生素C、膠原蛋白、葉酸、維生素B12及鎂、鐵、銅、錳都是適合打造美魔女的營養素;維生素C可幫助細胞間質膠原的形成,增加皮膚彈力,若與膠原蛋白同時攝取,有助膠原蛋白合成,維生素C如各類深色蔬菜、芭樂、柑橘類、草莓,膠原蛋白如木耳、秋葵、海帶、山藥、雞腳、海參,夏天可打蘋果山藥牛奶,同時攝取兩樣營養素。
周千欽說,葉酸可幫助紅血球製造,打造好氣色,例如綠葉蔬菜、蘆筍、綠花椰菜;維生素B12也是造血的營養素,例如魚肉、雞蛋、紫菜;鎂、鐵、銅、錳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掃除黯淡肌膚,例如瘦肉、深綠色葉菜、海帶、蛋黃、豆類製品。
周千欽強調,每天三蔬二果,一份蔬菜的量約鋪滿一個光碟,一份水果約一個拳頭大,另可利用銀耳蓮子羹、黨蔘蓮子湯等藥膳,幫助氣血循環。資料來源:yahoo奇摩

2012年4月26日

清晨的月亮和水星

 上星期,水星運行到西側離太陽最遠的位置。太陽系最內圍的水星,在此次大距 (greatest elongation)的位置時,和太陽的最大視距約為27度,而且有月底的眉月相伴。對早起的人們來說,這個近合很吸睛;它們一同出現在清晨的天空中,一同往陡峭的黃道面攀升。在這張取景佳妙的時序影像裡,月亮和水星懸在澳洲.昆士蘭省布里斯本市 (Brisbane)燈火的上方。構成這張照片的數位疊加影像,拍攝的起始時間是4月19日的早晨4:15,每三分鐘曝光一次。右側的流跡來自水星,它和月亮相隔8度。影像提供與版權: Stephen Mudge

2012年4月21日

太陽磁場反轉 可能為暖化解套

日本國立天文台預測指出,太陽將在5月出現罕有的「四重極結構磁場反轉」現象,300年前全球寒化時,太陽也曾出現相同的磁場結構,科學家認為這或許能為全球暖化解套。
太陽有一個平均11年的活動週期,太陽磁場每11年會反轉一次,大約每22年經過2次磁極反轉,太陽的北極和南極便會回到原本的位置。反轉的主因,一般認為應該與日冕物質噴發(CME)的累積效應及太陽黑子增減有關。
日本國立天文台和理化學研究所,共同以太陽探測衛星「日出」觀察太陽變化後,雖推算出太陽磁場將反轉,不過,這次反轉狀況將有些不一樣。因為這次南北兩極,只有北極將由S極(負磁場)轉為N極(正磁場),而南極仍將維持為N極,換言之,太陽的南北兩極都成為N極,而太陽的赤道附近,卻會出現兩個S極,太陽屆時會出現罕有的「四重極結構」。
這種「四重極結構」的磁場反轉,曾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發生,當時太陽活動力長期低下,出現導致全球寒化的「蒙德極小期(即太陽黑子稀少)」,近年,科學家觀察到太陽黑子減少,國立天文台教授常田佐久認為,在這種狀態下,太陽很可能再次進入「蒙德極小期」,300年前地球北半球平均溫度下降了攝氏0.6度。這或許可以緩解地球面臨的暖化問題。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2年4月16日

印尼海岸珊瑚礁破壞 導致近海漁業崩解

本報2012年4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莫聞審校
印尼當地環保團體日前提出警告,東加里曼丹邦達市(Bontang)廣達6000公頃面積的珊瑚礁,近7成遭嚴重破壞,主因為人類採集與炸魚。
「赤道關懷者環境論壇」 (Concern for Equator Environment Forum)執行長Laode Udin表示,「珊瑚受損慘重,據估計至少有7成、約4200公頃的珊瑚礁遭到破壞。珊瑚減少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工業及家庭廢棄物的傾倒,而此外該地漁民慣習的炸魚捕魚法,以及將珊瑚礁做為建材的作法,也是導致珊瑚生存遭受威脅的原因之一。」
回顧過往,在1990年代前邦達地區的珊瑚生長狀況一直相當良好。但Laode Udin指出,自從邦達地區蘊含的豐富天然資源如天然氣與煤礦,廣為世人所知時,眾多的投資案也隨之而來,經濟成長吸引了大批的移民者與開發商,「邦達的自然環境自此進入黑暗期」。
而漁民們為了增加魚獲量,不惜遊走法律邊緣使用底拖網與炸藥來進行魚撈作業,人民沒有自覺,政府也袖手旁觀,最後結果就是全民買單,周邊環境的惡化使得近海魚獲越來越少,船得開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捕到魚。按照目前的破壞方式以及珊瑚的自我復育能力進行評估,在近幾年內邦達的珊瑚礁就會完全滅絕。Laode Udin痛陳,珊瑚一旦消失,隨之而來的就是海岸生態崩解,過去蓬勃的近海漁業也將不復一見。
邦達印尼農漁部官員Nur Hidayah坦承邦達境內珊瑚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不過官方統計資料破壞面積約只有50%,約和3000公頃面積,不過除了人為破壞外,他強調自然因素如海砂沈降對珊瑚造成的影響也應列入考量。資料來源:yahoo奇摩

2012年4月13日

研究:相互合作促人腦演化變大

(法新社巴黎11日電) 根據今天發表的新研究,團隊合作可能有助解釋何以人腦會演化變大。
現代人腦容量比原始人的要大,這是科學家長期以來都想解開的謎。根據愛爾蘭與蘇格蘭的研究人員,答案可能在於社會互動。
研究人員認為,合作有助人類生存,而人類腦容量必須夠大才能應付所有社交複雜問題。
研究人員透過電腦模型模擬人類大腦,讓一組神經元網絡在因應一系列社交挑戰後演化。
在兩個模擬情境中,自私行事能使自己獲利較大;但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大腦演化,獨立個體較傾向選擇與他人合作。
研究報告共同執筆人、都柏林三一學院 (TrinityCollege)的麥克納利(Luke McNally)指出:「人類與陌生人合作的次數頗為頻繁,這需要我們發展認知能力,記著誰在替你做什麼事、你該怎麼根據他的行為改變自己行為。」
他說,儘管合作有算計的一面,但人類合作卻是出於互利。
他說:「如果這次你合作而我卻使詐,我們下次互動時你就會決定不再合作。因此基本上,你出手配合是為了取得未來更多的合作。」
麥克納利說,團隊合作以及較大的腦容量乃是相輔相成。
「轉型至合作、複雜的社會,促進腦容量演化變大;一旦智力發展程度愈高,就愈傾向合作。」
研究發表在「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奇摩yahoo

真菌威脅擴大 動植物首見滅絕

(法新社巴黎11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由貿易、旅行及氣候變遷帶來的真菌種類,對食物供應與生物多樣性構成的威脅日益升高。
科學家指出,7種鮮為人知的真菌流行病正在蔓延,蜜蜂、蝙蝠、青蛙、軟珊瑚、海龜、稻米及小麥都遭受侵襲。
這項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評估提到,人類健康與生計正面臨危險,因為真菌1年單是對玉米、小麥及稻米造成的損失就高達600億美元。
評估報告警告:「數量空前的真菌及與真菌相似的物種,近來導致一些最嚴重的動植物相繼死亡,甚至出現野生物種中首見的滅絕情況,食物安全也受到危害。」
報告指出,1997年發現的致命性皮膚真菌蛙壺菌,在有兩棲動物棲息的各大洲,已對54國中的500種青蛙與蟾蜍造成感染。
中美洲部分地區已有逾40%的兩棲物種因此消失。
北美洲與加拿大蝙蝠目前正因感染白鼻症而大量死亡,白鼻症中名為Geomyces destructans的地黴菌病原體,會在蝙蝠口鼻形成白色真菌斑塊。這種真菌據信生長於洞穴。資料來源:yahoo奇摩

2012年4月12日

全球多数人上网为娱乐和兴趣--调查

路透纽约4月11日电---最新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半数的人口利用互联网来搜索有关娱乐和爱好的信息。
该在线调查显示,有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出於爱好和其他兴趣访问互联网网站,有43%的人下载音乐、34%的人搜索电影。该调查涉及美国、阿根廷、瑞典、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全球各国,受访人数超过1.9万名成人。
但受访24国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却大相径庭,土耳其有72%的人表示,他们是出於兴趣爱好访问网站,而沙特阿拉伯的这一比例仅为35%。
Ipsos Global Public Affairs为路透进行了本次调查,该机构研究经理Keren Gottfried说:“互联网或许是商业之地,但它同时也是娱乐的地方。”
因个人兴趣上网较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匈牙利、日本、韩国和瑞典,而阿根廷、西班牙、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国此类网民较少。
中国在音视频网络播放和下载方面居世界之首,有逾70%的人通过网络获取音乐或电影,随後是土耳其。调查显示,日本和法国的音视频播放和下载使用量最少。
資料來源:http://cn.reuters.com/article/oddlyEnoughNews/idCNCNE83B06F20120412

輪班工作「增加糖尿病和肥胖風險」

研究人員說,輪班工作的人由於缺乏睡眠和睡眠時間錯亂很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風險。
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的這項研究顯示,正常睡眠時間的改變使得身體對體內血糖水平的控制變得困難。
研究人員對21名受試者的生活進行了控制,包括他們的飲食和就寢時間。
這21名健康的受試者開始給以晚間10小時的睡眠,然後是三周睡眠規律及生物鐘被打亂,包括造成連續時差的情況。
他們發現改變睡眠常態對這些受試者身體產生了很大影響。一些受試者甚至在幾周內就出現了糖尿病的症狀。
研究還顯示改變正常睡眠時間有增加體重的危險。
領導這項研究的巴斯頓醫生說,他們的試驗顯示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的人如果從事倒班工作,那麼他們發展為糖尿病的機率比上正常班的人要高許多。
該研究小組呼籲採取措施減少倒班工作對人的影響。
資料來源: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science/2012/04/120411_diabetes_shiftworker.shtml

2012年4月9日

台灣民眾自行配藥 成腎臟病主因

即使台灣的健保制度、健康檢查體制與醫療相當完善,每年需要洗腎的病患人數卻沒有逐年遞減。國內醫師表示,主要原因出在台灣民眾大多有自行亂配藥的壞習慣,不但會拖延到病情導致惡化,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國內部分民眾有個壞習慣,只要身體感到不舒服,第一個動作並非就醫而是自行到藥局開藥,常常導致病情惡化,也不自覺地讓腎臟有相當大的負擔,久而久之造成腎臟有慢性病變的可能。而慢性腎臟病除了可能是藥物形成外,與慢性腎絲球體腎炎、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等也脫離不了關係。其中,慢性腎絲球體腎炎大多在初期沒有徵兆,時常在發現時已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國內醫師提醒民眾,可多注意尿液是否起泡、是否出現水腫,若有可考慮做尿液檢查。
腎臟是人體主要新陳代謝的器官之一,全身血液透過每小時經過腎臟約20次,排除體內的廢物(變成尿液)。而通常若是腎臟功能亮起紅燈,身體會有腰痠背痛、水腫、尿道發炎與高血壓等現象。
國內醫師建議民眾,為維持腎臟的健康,平時注意不要吃過量的動物性食物(包括肉類)、也不要喝太多飲品與咖啡,並且盡量多多喝水,吃清淡非重鹹的食物。
資料來源:http://news.msn.com.tw/news260155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