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葡萄柚混藥吃 交互作用會要命

加拿大學者二十六日發表的一份報告警告,葡萄柚會妨礙人體分解某些藥物,導致藥物濃度過高,目前已知會出現這種交互作用的藥物增加到四十三種,嚴重者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呼吸衰竭、內出血,甚至猝死。

嚴重負面反應藥物增至43種
加拿大勞森健康研究所臨床藥學家貝里(David Bailey),一九九○年代率先發現葡萄柚會與藥物交互作用危害人體,他二十六日在「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MAJ)發表的這份報告指出,二十多年來,可能與葡萄柚發生有害交互作用的藥物已超過八十五種,其中,會造成嚴重負面反應的藥物,在二○○八年到一二年從十七種大幅增加到四十三種,這是「相當令人不安的趨勢」。

這些藥物包括常見的斯達汀(statin)類降膽固醇藥、抗生素、用於治療高血壓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以及心臟、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癌症、器官移植病患使用的抗排斥藥劑等。

混吃藥效 一片濃度等於五片
葡萄柚所含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會抑制或降低人體腸道中代謝酶CYP3A4的分解藥物作用,導致「藥物的治療濃度變成毒性濃度」。例如一名患者一天吃一片高血壓藥felodipine,又吃葡萄柚,藥物濃度相當於喝水吃五片藥。

貝里說,不管是吃果肉或者榨汁喝,即使只是兩百毫升的葡萄柚汁,都會引發交互作用,且吃下後數小時仍會干擾藥物,「服一片藥加上一杯葡萄柚汁,就像吃二十片藥加上一杯白開水」。

這種「非刻意藥物過量」可能產生嚴重後果,若是發生在crizotinib、lapatinib、sunitinib等癌症藥,或者胺碘酮(amiodarone)、奎尼丁(quinidine)等心臟疾病藥,可能導致猝死;若是與「立普妥」(Lipitor)或「素果」(Zocor)等斯達汀類降膽固醇藥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

柑橘類水果也可能干擾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對藥物過量的容許度較低,風險又更大,其他含呋喃香豆素的柑橘屬水果,如苦橙、萊姆、柚子等,也可能與藥物交互作用,但尚未被詳細研究。

2012年11月22日

人類即將消失?荷蘭、德國成千上萬「冰人」融化崩塌

成千上萬的「冰人」端坐在階梯上,隨著時間緩慢移動,身體也隨之坍塌、倒地,慢慢融化。這是藝術家Nele Azevedo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創作的一組城市行動攝影,目地是為了讓更多人透過簡單的藝術創作,關注全球暖化問題。

▲成千上萬的冰人,在公共空間等待融化。(圖/取自neleazevedo.com.br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柏林、義大利佛羅倫斯等地都有的「城市行動」,名為《最小記念碑》,是巴西藝術家Nele Azevedo所創作出集體藝術活動。將數以千計的冰人放置在公共場所,每個冰人隨著溫度在不同的時間融化和斷裂,呈現出緩慢又快速的揪心美感。Nele Azevedo希望觀看者透過這樣的藝術行動,讓更多人能用更簡單方式,關注到全球暖化問題,同時也感嘆人的生命在自然中的渺小。



▲每個看到這個藝術創作的人,都可以輕易與冰人「互動」。(圖/取自neleazevedo.com.br


▲隨著時間推移,冰人也跟著融化坍塌。(圖/取自neleazevedo.com.br


▲人在大自然中真的很渺小,世界也需要更多人的關心。(圖/取自neleazevedo.com.br
原文網址:  ETtoday 新聞雲

2012年11月19日

別緊張! 有泡泡尿未必蛋白尿

有泡泡尿就代表是蛋白尿?答案是不一定,有很多原因也會導致泡泡尿。
正常人每天會排出30毫克以下的白蛋白,只要不超過30毫克就不要緊,這些蛋白經細菌分解而產生氣體,導致氣泡出現,時間愈久,氣泡愈多,所以早上醒來的第一泡尿自然氣泡較多。
早晨第一泡尿 氣泡較多
蛋白尿要由檢驗「定性」及「定量」得知,早晨第一泡尿有可能是暫時性的蛋白尿(良性),或是持續性蛋白尿(病理性)。

●暫時性蛋白尿:當病人有脫水、發燒、暴露寒冷氣候、激烈運動、服用止痛藥,或懷孕等情況下,即可能出現短暫性蛋白尿。
●姿勢性蛋白尿:與病人身體的位置改變有密切關係。常在年輕人身上發現。一般病人早上的小便缺乏蛋白質,但經過長時間活動、走路、劇烈運動、站立或前屈,蛋白尿便會出現,當病人平躺時測量,就會消失。
●間歇性蛋白尿:反覆感染的膀胱炎、腎盂腎炎,會出現尿蛋白,一旦感染受到控制,蛋白尿就會消失;而高血壓、心衰竭等疾病會隨病情的好壞而出現間歇性尿蛋白。
●持續性(病理性)蛋白尿:通常當腎絲球或腎小管發生不可逆的破壞時,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例如,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變、紅斑性狼瘡等。

台灣慢性腎臟病的好發率為11.9%,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罹患,以年紀大、需長期吃藥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為高風險族群。另外,常服用止痛藥、抗發炎藥者,也不能輕忽。
「泡水高貧倦」口訣 自我觀察
民眾可透過症狀與檢查,保護腎臟健康,台灣腎臟醫學會提供「泡、水、高、貧、倦」口訣及「護腎33」作法。

◎若發現以下症狀,最好儘快就醫:

●「泡」: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水」: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
●「高」:高血壓。
●「貧」:不明原因的貧血。
●「倦」: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慢性腎臟病患「護腎33」,就是每3個月定期回診,測量血壓、驗尿、驗血3種檢查。蛋白尿是一種多變的,可能是腎臟病最早出現的警訊,也可能是高血壓、糖尿病多年後的併發症,需提早注意,對症治療才是上策。

國人用藥習慣導致腎臟病風險高,瞭解自己腎功能指數,就醫時,可提醒醫師避免具腎毒性藥物或顯影劑處方,也可作為代謝藥物劑量及服藥時間調整參考,讓用藥安全獲保障。
(作者為壢新醫院腎臟科醫師)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春茶、冬茶小檔案


春茶、冬茶是一年四季中茶的品質最好的兩季。
經營茶行多年的陳甘彬指出,夏、秋兩季因氣溫高,茶樹生長快速,茶的苦澀味重、口感不佳,且單寧酸高,因此這兩季茶農大多數不採茶。
春茶及冬茶則因溫度適中,茶色、香氣及口感均佳。春茶在清明節前後採收,俗稱春仔茶;冬茶在立冬前後採收,俗稱冬仔茶。兩季茶的共同特色都是耐沖泡,但冬茶茶味清香口感柔順、春茶茶味濃喉韻重。價格上因冬茶產量較春茶少,因此冬茶會比春茶貴一些。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2年11月17日

日全食-月影軌跡

 11月4日早晨,月亮本影出現在澳洲北方天空,向南太平洋方向前進。這一系列的日食影像是在昆士蘭Mount Carbine小鎮30里外的山頂上拍攝,記錄日全食的整個過程,並一起呈現在這張令人注目的合成影像中。日全食就發生在太陽剛升起不久的時候(靠近地平線處),月亮慢慢地侵蝕著太陽偏紅的盤面, 食甚的時間約持續了兩分鐘,此時也可看到日冕在盤緣周圍發光。而照片背景則是太陽未升起,剛露出一縷曙光的時候,早於因月亮遮擋太陽所造成天色暗下的時候。影像提供與 版權: Ben Cooper (Launch Photography)

2012年11月12日

流星、月虹與沃拉曼瀑布

身在此境中,究竟是什麼奇景會讓你大為驚訝? 瀑布?流星?繁星點點的星場?抑或是月虹?這些動人的美景令人目不暇給。 這張照片取澳洲昆士蘭沃拉漫瀑布,並於今年六月拍攝。首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照片中看不見的明月,正從背後升起。 明月不僅照亮了這美麗的地景,也促成了瀑布前的月虹。 就在照片中的月虹橋,可以看到飛機水平飛過的蹤跡─飛機雲。 在往上一點的位置,可以看到明亮流星下落的痕跡;流星就像經過太陽系的外太空小卵石,當進入地球大氣時,與大氣磨擦燃燒發亮。 在流星之後的是往銀河系中心方向看去數不盡的亮星及星雲。 最後,在背景中最遠的奇景是佔據照片左下至右上方的銀河系,同時它也隨著地球自轉環繞整個天空。影像提供與 版權: Thierry Legault

2012年11月11日

「蚊子為甚麼只咬我?」 O型血、皮膚甜的人易成目標

小情侶走在黃昏的河堤上散步,這時女孩轉頭露出迷濛的眼神問男孩:「蚊子為甚麼只咬我?」其實已經有無數科學家問過這個問題,但他們仍無法找到一個確切的理由,因為蚊子被吸引的原因有很多。
科學家最先發現,蚊子對於血腥味非常靈敏,約在幾英里外就能聞到;不過真正會被牠們跟蹤的是二氧化碳,當人們呼出較多二氧化碳時,很容易成為目標。一般來說,體積大的人及孕婦呼出的二氧化碳量高;此外也有證據表明,女人皮膚較薄,對蚊子來說也比較好咬。
接下來又有日本科學家發現,蚊子進食也會尋找「牠們的菜」,像是O型血的人比較可口,而A型或B型嘗起來就沒那麼好。蚊子還有「甜牙齒」,有些人的身體因化學反應而分泌出較多糖分,並殘留在皮膚上,同樣會鼓勵蚊子來飽餐一頓。
皮膚上影響蚊子是否前來吸血的要素還有細菌,荷蘭科學家表示,有些細菌對蚊子來說很誘惑,也有些令牠們反感。有科學家便利用對人體無害的特定細菌製成防蚊液,試圖驅趕蚊蟲。但在研究成功以前,O型血及皮膚甜的人外出只能多小心了。 ETtoday新奇新聞 

2012年11月7日

 超級颶風珊蒂是史上範圍最大的颶風所造成的損失目前仍無可計量。 影片中的圖片是由靜止環境衛星計畫中的GOES-13衛星為時八天的拍攝,完整地記錄颶風珊蒂的行跡,從十月底颶風形成、增強,加勒比海後,順著美東海岸往北大西移動,然後無預期地向西轉向紐澤西登入,往南移至賓夕尼亞州北部,之後隨著往東北方向移至美東北部及加拿大東岸時消散。 除了珊蒂帶來危險強陣風影響,但造成災情慘重的主因也許是颶風珊蒂帶來的風暴潮,大量的海水倒灌,淹沒沿岸地區街道以及部分紐約地鐵系統。 由於其暴風直徑超過1500公里,威斯康辛州東部也受颶風影響。 儘管颶風珊蒂可能會在過去的任何時間形成,但隨著大西洋海水溫度增加,對於像珊蒂這樣強度規模的颶風形成會趨於常態憂慮也隨著增加影像提供與版權: NASA, GOES-13 Satellite

2012年11月5日

吃多發酵漿果英國小鳥醉飛墜亡

英國動物健康專家稱,坎布裏亞地區一家小學操場發現的十餘只死烏鶇鳥是死於酒精中毒
 
烏鶇鳥是英國常見鳥類,在坎布裏亞這所小學發現的死鳥多數身體帶傷。
動物專家對死鳥的屍體進行化驗後發現其體內酒精含量很高。
他們還在這些鳥兒的屍體附近發現了殘缺的漿果。
他們因此認定,這些小鳥是吃多了發酵的漿果導致酒精中毒,在「醉飛」期間墜地而死。

去年年初,在羅馬尼亞也曾發現因類似原因死亡的鳥類。
羅馬尼亞東部康斯坦塔居民去年1月在市郊發現多只死椋鳥,一度擔心它們是死於禽流感。
但化驗分析後專家們認定,這些鳥兒是吃多了當地葡萄酒廠遺棄的釀酒葡萄渣而導致酒精中毒死亡。BBC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