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1700年卡斯凱迪亞地震

星島日報報導,最新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太平洋西北沿岸地區將來一旦發生巨大地震及海嘯,可造成逾萬人死亡,沿岸小鎮被淹沒,建築和橋損毀,經濟損失難以計算。
該份令人震栗的報告由俄勒岡州(Oregon)地震安全政策顧問委員會負責撰寫,上周呈交俄勒岡州議會審議。
根據資料,太平洋西北沿岸的卡迪亞斷層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在1700年曾出現超強地震。有地震專家預期,另一次超強地震加海嘯肯定會發生。
報告指出,一旦地震發生,由北加州至加拿大卑斯省沿岸地區將會被蹂躪,傷亡慘重。俄勒岡如受地震襲擊,州內很多地方會出現缺水、缺電,暖氣、通訊及汽油供應亦會因此中斷。報告指出,俄勒岡及日本在地理上類似,而日本持續投放數百億元在防震防災技術上,力求減少災害帶來的傷害,顯然比俄勒岡所做的準備工夫較多。

1700年卡斯凱迪亞地震是1700年發生在卡斯凱迪亞隱沒帶的一場矩震級為8.7至9.2的大型逆衝區地震(Megathrust earthquake)[1]。這場地震源於太平洋下的胡安·德富卡板塊,該板塊起於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顛哥倫比亞溫哥華島中部,沿太平洋西北地區海岸伸展。這場地震造成的斷層長度約為1000公里,平均落差約20米。

這場地震還造成了襲擊日本沿岸的海嘯[2],同時也可能是奧勒岡州著名地質結構眾神之橋(Bridge of the Gods)的成因[3]

2013年3月18日

日落後的泛星彗星

 你曾看過彗星嗎? 當泛星彗星的亮度漸漸變暗時,細心的觀測者仍可在西方日落後的地平線附近,找到這顆仍肉眼可見的雪球。 上圖是上週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科德角一座山頂上拍攝的泛星彗星。 泛星彗星是由一天文巡天計畫─泛星計畫發現的,並以此命名之。 當彗星漸漸遠離地球與太陽,很快地我們能在夜晚看見它,卻需要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小型的天文望遠鏡去找到它影像提供與版權: Chris Cook

2013年3月11日

濫用抗生素會「禍害子孫後代」

英國政府的醫療總監(Chief Medical Officer)警告說,全球應採取措施防止濫用抗生素,以防疾病對抗生素產生抵制力,不然,會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帶來禍害」。

戴維斯教授(Professor Dame Sally Davies)表示,疾病要比我們治病的藥物演變得更快。
她在年度報告的第二部分中把此問題形容為,「已經啟動的定時炸彈」,並希望將此與恐怖活動和極端氣候一道都列入英國政府的全國安全風險評估項目(National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戴維斯教授還說,如果我們失去了對抗感染病菌的能力,那麼在僅僅20年的時間內,胯骨更換手術或者器官移植等就會面臨致命的危險。
戴維斯教授向政府官員做出了17項建議,其中包括在學校、醫院、養老院和公共場所改善衛生條件。

另外她還呼籲保護現有的抗生素儲量,並敦促家庭醫生除了在非常必須的情況下不要開抗生素的處方。
她說,「我們有職責。作為公眾,我們應該接受一種現實,那就是很多讓我們去看醫生或者在家養病的感染並不需要用抗生素醫治。」

戴維斯還說,「如果醫生說「你不需要抗生素」,請不要堅決要求開抗生素,給醫生造成巨大的壓力。」
她指出,「如果那樣的話,就會讓病菌對抗生素產生抵制力,我們就會給子孫後代帶來嚴重隱患。」

在過去的30年中,每年都會出現一種新型的感染病菌。但是自從1987年以來,醫藥公司就幾乎沒有研製出新品種的抗生素。
政府計劃讓很多醫藥公司對研製新藥注入更多努力,但是對於具體如何實施這個計劃卻沒有具體的方案。
另外,戴維斯教授還表示這一問題也應該引起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Food, Environment and Rural Affairs)的注意,因為在英國有50%的抗生素被用來醫治動物。資料來源:BBC中文網

櫻島火山與閃電

為什麼火山噴發有時會併發閃電? 圖中的櫻島火山位在日本南部,於今年一月初噴發。 當液體岩漿從地底流出時,岩漿泡沫炙熱地向外發光噴射。 研究雷雨雲發生閃電的原因仍是科學議題之一,但是伴隨火山噴發所產生閃電的原因仍不清楚。當然,閃電是抵銷分離電荷的現象。 一假說認為,跳躍的岩漿泡沫或火山灰本身帶有電荷,位移時造成電荷分離,其他的火山閃電也可能是火山灰自身碰撞產生電荷分離。 地球上發生閃電的頻率每秒約超過40次。影像提供與版權: Martin Rietze (Alien Landscapes on Planet Earth

2013年3月10日

研究:大量食用加工肉製品嚴重縮短壽命

一項歐洲範圍針對逾50萬人為期13年的醫學研究發現,大量食用香腸、火腿、鹹肉等被認為美味的經加工處理肉食品的人,健康和壽命都大打折扣。

研究顯示,大量吃加工肉製品的人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而早死的機會大大高於普通人。
研究人員在《BMC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長期攝入用於加工處理肉製品的化學品和鹽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英國心臟基金會也長期建議人們盡量食用瘦肉,避免食用脂肪過多。

大規模研究
研究共對10個歐洲國家的50多萬人平均觀察研究近13年。
結果發現,經常大量食用加工肉製品的人往往也吸煙喝酒,並且更容易肥胖。
研究仍然發現即使不吸煙的人,食用加工肉食也造成巨大健康威脅。
在每17個研究對象中,就有一個因為每天食用加工肉食而過早死亡。
在13年的研究中發現,每天吃160克加工肉食——即兩根香腸加一片鹹肉的人,比每天食用加工肉不超過20克的人,提前死亡率高出44%。
研究對象中,有10,000人因癌症死亡,另有5500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少吃肉益壽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教授羅赫曼(Sabine Rohrmann)說:「大量食肉,特別是加工肉,往往是與吸煙喝酒等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的。」
「但即使排除吸煙喝酒的因素,大量食肉仍然對健康構成巨大威脅。」
羅赫曼教授同時指出,如果非要戒煙和戒肉中選一項,那麼戒煙相對更加緊迫一點。
「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勸誡大家減少食肉量。」
英國政府衛生部門建議公眾每天食用加工肉製品不應超過70克,也就是兩小片鹹肉。
英國政府方面發言人表示,平時大量食用紅肉和加工肉的人,應該考慮盡早減少食肉量。
當然,研究也顯示,一點不吃肉也不利健康;而最有意健康的是少量、適量食用肉類製品。

2013年3月1日

外媒總結十大短命相 腿長、胸大、個子高…全在列

相信沒有人願意短命,近日,就有外國媒體統整了十大短命相,無論可信度有多少,但已經引起話題。

1.食指短。美國《關節炎與風濕病》雜誌刊登研究,食指比無名指短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患膝關節炎的幾率會增加1倍,男性也可能有此問題。有這類特徵的人群要加強膝部鍛煉︰坐直,抬起雙腿與地面平行,保持10秒再放下,反覆做10次。

2.個子高。《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一項研究稱,女性身高超過157.5公分,就可能缺少一種能長命百歲的基因變異。因此,身高較高的人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戒煙、少喝酒、少吃肉。

3.腿長。英國《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刊登研究,腿長在50.8—73.7公分之間的女性,4種肝指數數值較高。這類人需要控制飲酒,每天喝紅酒不要超過142毫升,啤酒不要超過341毫升;做家務要戴口罩、手套,避開有毒化學物質。

4.胳膊短。美國《神經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胳膊短的女性患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增加50%。可以通過下面方法測試︰站立,展開雙臂與地面平行,量量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長度,成年女性最短不能低于152公分。手臂過短的人平時要多活動雙臂,還可以培養能使手臂靈活的繪畫或陶藝等愛好。

5.腰粗。美國《神經病學》雜誌刊登研究,在40多歲時長出大肚腩的人,70歲後患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增加3.6倍。這類人平時要注意飲食,多吃含單一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堅果、黑巧克力等食物,多運動。


6.胸部大。《加拿大醫學會雜誌》刊登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稱,在綜合考慮飲食、身體肥胖、家族史和是否吸煙等因素後,發現胸部大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幾率會增加1.5倍。女性胸部的脂肪組織可能對激素很敏感,會影響胰島素抗性,從而引發糖尿病。這類人可進行高強度間歇式鍛煉。

7.腿太細。美國《中風》雜誌刊登法國一項研究稱,小腿圍小於33公分的女性,更容易出現頸動脈斑塊,增加中風風險。腿圍較大,說明皮下脂肪厚,這種皮下脂肪能吸收並存儲血流中的脂肪酸,從而降低中風危險。小腿太細的人平時可以多喝綠茶,保持心臟健康,減少中風幾率。

8.耳垂有皺紋。《美國醫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稱,如果耳垂上有線形皺紋,日後發生心臟病的幾率更高。一個耳垂有皺紋,心臟病風險會提高33%;兩耳垂各有一條皺紋,風險會增加77%。雖然尚不明確具體原因,不過專家認為耳垂皺紋或許是因缺乏彈性纖維,而這也會導致動脈血管的硬化。如果發現耳垂皺紋,就要注意預防心臟病,努力節食減肥,減少膽固醇攝入量,注意降低血壓等。

9.非O型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大規模研究稱,A型、B型和AB型血型的人,患胰腺癌的幾率比O型血的人高44%。這或許是因為決定上述血型的基因本身便會帶來胰腺癌風險。這些人群可服用維生素D膳食補充劑,多吃低脂乳製品和三文魚等。

10.嗅覺差。美國《神經學年鑒》刊登研究,有些老年人無法分辨香蕉、檸檬等水果的氣味,其4年內患帕金森病的幾率要高出5倍。研究人員認為,負責嗅覺功能的大腦區域是帕金森病最先侵襲的區域,這在症狀發作前2—7年就會顯示出徵兆。這樣的老人可服用魚油等膳食補充劑,以增強大腦的抵抗力。資料來源:NOW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