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估計,目前在長江流域出現的50年來的最嚴重旱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50億元人民幣。中國民政部救災司還統計,大旱導致近167千公頃農田絕收,其中作為中國大米主要產區的湖南和湖北兩省絕收情況最為嚴重。
相關内容中國南方旱情惡化 數千萬人受災圖輯:長江中下游旱情持續惡化長江中下游旱情料將加重
相關新聞話題中国在位於江西的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降至歷史最低位的同時,位於湖南境內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以及湖北境內洪湖的水位也下降到了半世紀來的最低點,直接影響漁業生產。
因水源枯竭,部分丘陵崗地和山區的民眾已完全靠送水或需遠距離取水解決飲水困難。
由於水庫供水能力不足,城鎮居民生活供水形勢十分嚴峻。
旱情
雖然中國政府已經啟動三峽水庫幫助下游地區應對旱災,但官方媒體稱,三峽水庫在放水下瀉後,水庫水位也下降了24米。
目前中國的旱情並不僅僅局限在長江流域。
據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統計,全國耕地受旱面積超過9200萬畝,主要分佈在湖北、湖南、甘肅等省。
在這些省份和其他包括黑龍江、吉林等省份,缺水的待播種耕地面積超過6000萬畝。
中國民政部則統計目前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的乾旱導致近3500萬人受災。
包括這些被稱為「魚米之鄉」的省份遭受嚴重大旱,令人擔心中國通脹將繼續上漲。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