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櫻花蝦小檔案

縣府漁業管理所技士羅振說,櫻花蝦屬於較深層海水的生物種類,身上有許多螢光點,這些紅色的特殊斑點就像是櫻花一般,最早在日本發現,因而被日本人命名為櫻花蝦。
目前已知櫻花蝦產地相當稀少,包括日本靜岡縣駿河灣及其周邊海域、台灣屏東縣東港至枋山海域、台東縣大武鄉海域以及宜蘭縣龜山島海域。
櫻花蝦各地的產期有些許差異,頭城烏石港海域的捕撈期從二月到七月初,東港地區則是十一月至隔年五月,其餘時間為禁捕期。
由於櫻花蝦的價格好,市面上出現「假櫻花蝦」,民眾購買時不妨仔細觀察蝦體上是否有顏色鮮豔的班點,如果是以毛蝦透過染色充當櫻花蝦,除了沒有斑點,泡在水中之後也會立即褪色,真偽立可分辨。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1年7月28日

飲用水受污綿陽人恐慌搶購瓶裝水

四川一家電解錳廠的尾礦渣流入涪江,污染下游綿陽市的飲用水,造成社會恐慌,市民爭相購買瓶裝水。
上周四(21日),相鄰西藏的川西北阿壩州松潘境內的四川岷江電解錳廠的尾礦渣被暴雨造成的洪水衝入涪江。
相關内容「中國燃煤污染降低全球變暖速度」世界時尚名牌造成中國河流污染中國最大海上油田發生漏油事故
位於涪江下游的綿陽市當局說,由於松潘離綿陽城區距離較遠,而且洪水的水量較大,所以在對涪江水質連續數天監測後,直到星期一(25日)才測出水質異常。
綿陽市當局在政府網站公佈告示,要求居民不要飲用自來水,生活用水盡可能使用礦泉水、純淨水和桶裝水。
告示還說,當局會派消防隊在周二和周三向公眾運送175噸淨水。
新華社今天(27日)報道,儘管當局要求公眾不要恐慌,但居民還是潮水般湧進超市和商店,搶購瓶裝水。
報道還引述一名姓周的當地居民的話說,她是昨天下午和朋友在茶館喝茶時聽說涪江水被污染了,立即趕到附近的商店賣水,店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但商店放瓶裝水的架子已經空了。
綿陽市當局說,已經有專家從省裏抵達綿陽,正在採取措施盡快恢復飲用水水質。在水質恢復之前,將向公眾提供30萬件產品水。
中國近30年來經濟飛速發展,而高速建設和大量生產帶來的後果之一,是空氣和水被廣泛污染。資料來源:BBC中文網

2011年7月27日

為什麼小袋鼠放屁不會增加全球暖化

牛在消化食物時,會產生甲烷,但袋鼠大快朵頤時,卻沒這問題;牠們的腸道相對地不具甲烷。新的研究發現,這差異歸因於一群特殊的細菌。科學家在袋鼠(kangaroos)的近親-小袋鼠(wallabies)身上,分離出一群被歸類為WG-1(Wallaby Group1)的腸道菌,並培養在營養液中。結果發現,這種細菌的消化作用最後產物是琥珀酸(succinate),而不是甲烷。琥珀酸不像甲烷一樣是溫室氣體,因此科學家希望對WG-1的更多研究,能找出方法,將畜牧動物改變成產生較少的甲烷。資料來源:yahoo奇摩

2011年7月24日

「月虹」美景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全世界目前三處觀賞月虹的熱門景點,分別是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瀑布區、美國肯塔基州的坎博蘭瀑布(Cumberland Falls),以及非洲桑比亞和辛巴威之間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

二胡 美樂

黃安源: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叫華彥鈞,乳名阿炳,江蘇無錫人。他從小隨做道士的父親在道觀里長大,道士們做道場用的樂器竹笛、三弦、二胡、琵琶等樂器他逐漸地全都學會了。十五、六歲時,他已成長為無錫道教界一名出色的樂師。1918年父親去世,阿炳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雷尊殿的住持。但年輕的阿炳經不住周圍人的恭維、引誘,染上了一些不良的習慣。1928年,他的雙目失明,人們從此以後習慣地叫他瞎子阿炳。由於社會動亂,生活無著,道產也變賣一空,他開始了流浪的賣藝生涯。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這種比乞丐強不了多少的流浪賣藝中度過的。
《二泉映月》這首樂曲能夠保存下來,要歸功於楊蔭瀏(楊早年曾向阿炳學過樂器演奏)、曹安和兩位音樂家。1950年暑假,時在中央音院工作的這兩位音樂家,攜帶學院剛剛買到的一台進口鋼絲錄音機回到家鄉無錫。他們在一間破舊的小屋裏,找到了找到久仰大名的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要為他的演奏錄音。而這時的阿炳已經有兩年多不拉二胡和彈琵琶了,手頭也沒有樂器。楊蔭瀏就從樂器店現買了琵琶、二胡各一把,阿炳練習了三天之後,錄下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等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錄音後阿炳並不滿意自己的演奏,他說:“荒疏太久,兩隻手不聽使喚,奏得太壞了,我自己聽著不入耳。我很高興給你們錄音,但要等我練習一個時期,下次再繼續錄音”。但第二年當他們再去看望阿炳時,這位飽經滄桑的民間音樂家已經因病去世了,他們錄製的《二泉映月》等六首樂曲,成了阿炳僅存於世的絕響。

2011年7月21日

乾旱無糧 UN:索馬利亞進飢餓狀態

1985年非洲發生大乾旱,當時有多達30萬人被活活餓死,群星合唱「四海一家」(We are the World),幫非洲災民募款,這首歌一直傳唱至今,沒想到26年後,東非又爆發6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目前受災人數已經達到上千萬人,多達43萬名索馬利亞人已經淪為難民,聯合國今天宣布,索馬利亞已經進入「飢餓狀態」。
4歲的索馬利亞女孩在爸爸懷裡嚥下最後一口氣,飢餓讓她還沒來得及長大,人生就草草畫下句點,為了虛弱的女兒,一家人連趕了兩個星期的路,但還是比不過死神的腳步。索馬利亞難民:「一切都掌握在上帝的手上,而不是我的手上。」
爸爸的無奈,讓人聽了好心酸,但是全家人連悲傷的時間都沒有,另一個女兒也在旅途中生病,又得繼續另一場跟死神的賽跑。索馬利亞難民:「我們沒有帶錢,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是難民,卻沒得到足夠幫助。」
連續2個雨季都沒有出現足夠降雨,造成6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乾旱,索馬利亞成了人間煉獄,超過1千萬人嚴重營養不良,聯合國宣布索馬利亞進入飢餓狀態,43萬索馬利亞難民蜂湧到邊境求援。
CNN記者:「難民在邊境大排長龍,等待進入難民營求助,找食物,但他們得要等待,要花些時間才能進入,有可能要等2個星期才能進去。」
150萬兒童最飽折磨,原本應該是跟同伴開心玩耍的童年,現在身邊只有揮之不去的蒼蠅。四海一家歌詞:「當我們聽到肯切的呼喚,全世界應該團結一致。」
1985年一場世紀乾旱,奪走非洲30萬條寶貴生命,好萊塢巨星挺身而出,用一首四海一家募款2億美元。四海一家歌詞:「四海一家,我們都是神的子民。」
6年後歌聲依舊,但同樣讓人不捨的飢餓場景面卻又在東非地區上演,聯合國未來3個月內,準備籌募3100萬美元,希望讓上千萬的難民重新看見希望。四海一家歌詞:「我們可以創造更好的明天,就靠你跟我。」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小檔案︰飢荒與人道緊急狀態分類

聯合國宣布非洲索馬利亞部分受乾旱衝擊最嚴重地區已處於「飢荒」,但「飢荒」的定義相當複雜。以下為問題Q&A。
◎「人道緊急狀態」與「飢荒」差別
根據聯合國及多個援助組織採用的五階段「糧食安全綜合分級」(IPC),第四階段「人道緊急狀態」為每天每一萬人死亡人數達到2人,嚴重營養不良率15到30%之間,每人每天可使用水低於7.5公升。
第五階段「飢荒/人道災難」,每天每一萬人中,逾2人死亡,嚴重營養不良率逾30%,所有牲口死亡,每人每天食用不到2100大卡糧食、飲用不到4公升的水。飢荒的其他因素還包括人口大規模且集中地從住家往外移動求援、大範圍武裝衝突等。

◎「非洲之角」地區飢荒影響範圍
目前索馬利亞居住在飢荒地區的人口數有280萬人,但該國全國有370萬人生活在第四階段「人道緊急狀態」下。

◎歷年飢荒或人道危機
1984到85年,衣索比亞:估計造成一百多萬人死亡、數百萬人瀕臨餓死。
1998年蘇丹:估計當年造成十萬人死亡、一百萬人為了尋找食物流離失所。
2002年賴索托:世界糧食計畫署估計,當年約50萬人亟需糧食援助,但最終避免惡化成人道災難。
2005年尼日:1200萬人口中,有四分之一需要糧食援助。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1年7月19日

專家報告﹕過度上網腦部萎縮 易導致「不當」行為!

中國大陸及美國專家發表研究報告,警告過度上網可能導致青少年腦部出現變異,讓大腦皮層中負責處理情緒、語言、視覺、聽覺等功能的灰質萎縮,長遠影響集中力、記憶力、決策力甚至定立目標的能力,亦會削弱青少年的克制能力,容易導致「不當」行為。
專家估計,中國大陸約有2400萬名青少年上網成癮,有關研究亦以大陸大學生為對象。來自北京大學、成都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研究院和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等的研究人員,先以一份國際公認、由8條是非題組成的問卷,找出18名上網成癮的19歲大學生,他們平均每周上網6.3天、每天花8至13小時(平均10.2小時)玩網上遊戲,全部都沒有濫藥習慣。另外18名每天上網少於2小時、沒有上網成癮的同齡大學生則為對照組。

上癮愈久 灰質愈萎縮
研究人員為兩批學生分別進行腦部磁力共振掃描(MRI)比較,結果發現,上網成癮者大腦的灰質(grey matter)均出現萎縮,而且上癮時間愈長,灰質萎縮得愈嚴重。此外,大腦內部負責傳遞信息白質(white matter)亦出現改變。研究人員稱,這些腦部結構變異是由上網成癮所導致,會令青少年認知功能出現缺陷,更容易對互聯網產生依賴,甚至出現長期功能障礙。

權威期刊登研究結果
英國牛津大學藥理學教授及腦部專家格林菲爾德(Baroness Greenfield)曾警告,兒童的專注力欠佳,可能與使用電腦及社群網站有關,並指出公眾對於使用電腦可改變年輕人腦部的證據關注不足。她認為,這次研究的結果惹人關注,顯示年輕人上網成癮的年紀,與其腦部變化有明顯關係,認為需要更多資源進行更多類似研究。
這項研究在網上國際科學期刊《PLoS ONE》刊登。該期刊刊登的文章平均有2.8名專家覆核,多名諾貝爾得獎者也曾在該期刊刊登文章。
原文網址: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1年7月18日

可以常常來吃飯嗎?

同事ㄚ美很時髦,在辦公室除了"秀"身材外,還引領時尚...
某日,ㄚ美到家做客...
侄子直盯著ㄚ美看,還不時伸手在ㄚ美時尚的洞洞牛仔褲上游移
此時,大嫂喊大家吃飯...
只見侄子很憐憫的看著大嫂說
「媽媽可不可讓ㄚ美阿姨都來家吃飯...」
「為什麼?」
「因為,ㄚ美阿姨好可憐喔,褲子破了好多個洞,所以才來我們家吃飯呀......」
頓時,凝結的氣氛,笑翻了....
時尚與童心



電腦「改變」人腦的記憶方式

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The Science Journal)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稱,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正在改變人類記憶的基本方式。

這一心理學實驗顯示,如今人們一旦遇到難題首先會想到的是去找電腦。
相關内容挑戰記憶極限 讓大腦活起來簡訊:大腦「一半時間在走神」智力「與大腦組件體積有關」相關新聞話題科学技术, 美国 研究結果還顯示,當實驗參與者得知難題信息可以在電腦上查到時,對答案的記憶就變得很差,但是對電腦存儲這些答案的位置方面的記憶卻加深了。
研究者表示,互聯網就像一個我們可以依賴的所謂「交換記憶」系統。

「交換記憶」
研究報告主筆者之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貝齊·斯帕羅介紹說,所謂「交換記憶」指的就是一個外部記憶存儲的概念,也就是利用他人的記憶。
斯帕羅博士在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說:「有些人是某些領域的專家,人們因此就信任並依賴他們作這方面信息的負責人」。
「交換記憶「這一概念最初是這次研究報告的另一主筆,目前在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威格納在一本名叫《密切關係間的認知互倚》書中首先提出來的。
他的研究發現,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會在記憶上有分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依賴對方對某些事物的信息記憶。
斯帕羅博士表示:「我真的認為互聯網已變成一種「交換記憶」,因此我希望能測試它。」
因此,她所領導的研究小組首先要測試的就是,實驗參與者是否在遇到難題時都已經變得會自動想到找電腦。為達到這一目的,研究小組使用了一個稍做改進的斯特魯普試驗。

斯特魯普效應
人們對電腦上有存檔信息的記憶弱於無存檔信息的記憶。
標準的斯特魯普試驗測試的是人們要花多長時間能反應並讀出一個用不同顏色的筆書寫出來的「顏色」名詞;舉例說就是,識別出用藍色筆書寫出來的「綠色」一詞。
研究還發現,當人們對「顏色詞」反應的測試改變為一個實驗參與者已經在思考的話題時,人們的思維反應時間普遍都加快了。
正是通過類似方法,參與最新實驗的人被要求回答一組正確還是錯誤的選擇題;人們在回答那些「可在互聯網上找到答案」問題的速度明顯長於其他問題,顯示儘管答題者不知道答案但是已思考去電腦上搜尋答案。
其間還有一個更能說明問題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一組信息,並被告知這些信息中的一部分將存在電腦上,而另一部份將被永久刪除。
當被要求記憶這些信息時,人們對那些被告知將永久刪除信息的記憶要明顯好過對那些被告知有存檔的信息。

外部記憶
不過,人們雖然大多記不住這些有存檔的信息,但是卻對信息在電腦上哪裏有存檔這一環節記憶得十分清楚。
斯帕羅博士說:「這就是說,如果有些信息我們能在網上找到,那麼我們的記憶就會告訴我們去網上找,到外部存儲記憶中去找。」
她解釋說:「人們對信息存儲在哪裏記憶得清楚仔細這一點就說明,我們的記憶力並未退化,只是被記憶的東西改變了。」
哥倫比亞大學的斯帕羅博士還補充說:「因此我並不認為互聯網和搜索引擎讓我們變愚鈍了,而它們只是改變了我們需要記憶的東西。」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

2011年7月17日

山東海水浴場青苔入侵 海面恍若一片草原

中國山東省棧橋海水浴場,近日被大量綠色綠藻入侵,這些綠藻為「滸苔」,屬無毒藻類,在海浪與風勢的助長下,滸苔快速繁殖速度,滸苔的厚度達到50公分,遠眺而去,海面好似一片草原,海水浴場派出70名員工,試圖清除未果,海水浴場被迫關閉。
據媒體報導,過去4年來,每逢6月底至7月初,滸苔就會出現在山東青島的南部沿海,甚至08年北京奧運舉辦期間,打亂奧運的帆船訓練和水上活動,當局還出動大批義工清掃,但大片大片綠色波浪還是不停湧進,怎麼清都清不完,也因此當地人提到「滸苔」,就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專家表示,應是近年來海上活動及近海養殖業發達,海水優氧化嚴重,滸苔的情況才會1年比1年嚴重。原本淺棕色的沙灘,突然被大量的綠色植物覆蓋,彷彿是片大草原,今年滸苔在短短20天內,便增長超過1倍以上,覆蓋海域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導致沿海與沙灘全遭綠色的滸苔包圍。原文網址: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1年7月15日

南極探勘大發現! 海底發現12座火山

南極一片冰封大地,外表看起來相當寧靜,事實上,地底下火山活動比想像中還要活躍,英國科學家在南極探勘時,意外發現,南極的海底有多達12座火山,過去從沒被發現過,而且有許多都是活火山,經常引發地震,這個重大發現,引起國際高度關注。
高聳的火山矗立在冰封的南極大地,儘管氣候嚴寒,高溫的火山灰雲卻不斷從坑口噴發,不過南極的火山,可不只在陸地上,科學家最近意外發現,南極的海底也大有玄機。
英國研究團隊在進行南極海床繪製工程時,在南大西洋的「南桑威奇群島」南方,發現一連串的海底「島鏈」,經過化驗岩石樣本後,確定就是火山群,而且數量多達12座,由於好幾座處於活火山的活躍狀態,似乎也解釋了為何當地海域時常不斷傳出強震。氣象專家:「這是地震襲擊的地方,達芮氏規模6.6,發生時間為2011年3月6日星期天。」
這是歷史上,首度在南極海域發現數量如此驚人的海底火山群,火山學家表示,火山群從海床高聳而起,有些高度將近3000公尺,還有的火山口距離水面只有50公尺,探勘小組的考察船還差點迎頭撞上,科學家表示,要是火山群在陸地的話,壯觀程度將讓其他南極火山都大為失色。拍攝民眾:「令人驚歎的火山口,完全被冰覆蓋。」
在地球另一端的北極,一場實驗也正進行中,科學家把握短暫的白晝,將目標區域的積雪清除乾淨,隨後展開破冰工程。科學家:「這裡的海洋冰層,大約1公尺又17公分這麼厚,所以我們得用鑽頭鑽出一連串的洞。」
科學家這次遠赴北極「卡特林」基地,希望能了解海水表層溫度,在全球暖化下的變化情形,但過程可是充滿變數。科學家:「我們得確保鑽頭直直往下鑽,且不會被卡住,這可挺危險的。」
等待研究結果出爐,可望幫助人類更了解暖化對極地地區所造成的影響。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2011年7月13日

樹林間沉睡數百年 神秘的「馬丘比丘」

位於秘魯深山的古城「馬丘比丘 」,是古代印加人的文明遺址,有好幾千年的歷史,它曾經盛極一時,卻不知為何人去樓空,在樹林間沉寂了數百年,一直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11年由美國學者發現,到今年正好屆滿100年,現在就透過鏡頭,帶大家到這座神秘的「天空之城」一探究竟。
蒼茫雲霧之中,古城遺跡乍現,深藏在叢山峻嶺的馬丘比丘,有「天空之城」的稱號。遊客:「這個地區是一片雲霧森林,有雲霧森林之處就容易下雨,我們現在人在馬丘比丘,整個地區只有我們。」
與世隔絕的馬丘比丘古城,海拔2000多公尺高,自然的天險屏障,只以一條印加古道對外聯繫,16世紀的西班牙人竟然無法在殖民時期發現它的存在,直到1911年才由美國學者海勒姆賓漢,找到雨林覆蓋下的失落之城。
日出山頭,光影在山城上移動,馬丘比丘依著山勢層層疊疊,所有建材取自當地散落的石塊,精確的切割、排列拼接而成,石塊之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每年50萬觀光客上山參觀,徒步健行要花3天,搭火車只要2個多小時,就能抵達沉睡在山頂的馬丘比丘。
遊客:「整片遺址有如蜂窩狀迷宮,有寺廟、廣場、居住房舍、工藝場所、街道還有儀式浴場。」
古城原貌在時光洪流中消逝,140個建築組成的小社區,曾經輝煌一時,當時住在這裡的印加人,何時人去樓空,沒有人知道,遺留下來的精湛工藝技術,現代人也不得不豎起大姆指。遊客:「去走印加吊橋,她去了。」
遊客:「令人驚奇的印加工程技術,這座橋橫越恐怖的陡峭山區,上方是垂直的山壁,下方是雲霧森林。」
所有人除了讚嘆,心中也充滿問號,馬丘比丘古城今年發現屆滿百年,它的身世至今是個謎,無法接軌的歷史斷層,為馬丘比丘蒙上神秘面紗,整座城市彷彿飛騰於雲霧縹緲間,若隱若現,它愈發神秘,也愈看愈美麗。

海王星生日快樂

7/12海王星的生日。
人類總是用人的觀點看世事。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二號,法國科學家發現了地球在太陽系裡的遠親,距離地球四十四億公里的海王星。人類就把這一天當成了海王星的生日。由於海王星繞太陽一圈要花上一百六十五地球年。所以有人說二零一一年的七月十二號就是海王星跟地球人見面以後的第一個生日。
不過,地球人跟這個新朋友還是不太熟。因為依照目前的生日,從地球搭火箭來回一趟海王星得花上二十四年。

2011年7月9日

中醫食譜.養生滿點 蒲公英

歌詠蒲公英:
白雲片片化思念,雲煙深處兩茫茫。
白星點點化思念,心無歸所淚無鄉。
                                                  ——清.墨寶
蒲公英的故事:
論起病,是人生四大事件之一,必須謹慎以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徒增困擾。
這裡就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清朝時候有位名門閨秀,長到十七歲正是婷婷一朵花,不料卻忽然得了乳瘡,患處又紅又腫,痛得她坐立難安,但是她卻不敢輕易告訴人家,原因是這瘡的所在是人身私密之處,大姑娘家怕羞,真不知道該如何啟齒,就只能咬緊牙根,一日拖過一日……
有一天,小姐的貼身丫鬟發現了這個祕密,就趕緊稟告夫人,沒想到夫人聽了,就氣呼呼地賞了丫鬟一個巴掌,逼問她小姐是不是背地裡做了甚麼「見不得人」的勾當,才會招此「隱疾」?
丫鬟回說,她終日陪伴小姐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裡有什麼機會見到外人呢?
夫人眼見丫鬟「嘴硬,不肯說實話」,乾脆就直奔小姐繡樓,也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衝著小姐罵說,肯定是她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才會得這種讓爹娘也跟著丟臉的病……
小姐百口莫辯,就只能一個勁的悶哭,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時,她一個人在妝台前愈想愈傷心,心想:這沒來由的病已經讓自己痛到不能自已,卻沒有辦法得到家人的支持與諒解,如此下去怎有個了時?不如一死了此殘生吧!
於是小姐就悄悄地下了閣樓,順著後花園的小門走出去,不遠處就是一條河。看到了河。她沒再多想,就一個縱身投進了水裡!
這個時候河面上正好有條小漁船,船上有個姓蒲的漁夫,和女兒趁著月光撒網捕魚呢。他們看見有人跳河,就趕緊將船划了過來……漁家姑娘識水性,噗通一聲跳下水,把尋短的千金小姐給救了上岸。
在替小姐更衣的時候,漁家女兒發現了小姐胸前的乳瘡,就告訴了爸爸。老漁夫一聽說,就吩咐女兒隔天到山上挖些藥草回來,熬成藥湯煎給小姐服用,沒隔多久,惱人之症就大癒了。
小姐恢復了健康以後,心急的老爺夫人也正好派人找到了她,他們非常感恩漁家父女的救命之恩,不然小姐的冤屈,也就跟著石沉大海了。
小姐哭著拜別了恩人,臨行前,老漁夫還將剩下的藥草要小姐帶著,囑咐她再要犯病的時候,好煎了吃。小姐回家之後,就要丫鬟將藥草種在花園。為了紀念漁家父女,她把這藥草取了個名字,就叫「蒲公英」。

蒲公英的優點:
1.清熱解毒  2.消腫散結  3.利尿  4.改善目赤咽痛

蒲公英的叮嚀:
1.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禁用。
2.用量過大,會導致輕微腹瀉現象。
3.置通風乾燥處貯存。
4.防蛀。

資料來源:人間福報

2011年7月8日

水雉之舞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年繁殖期吸引不少水雉前往築巢,常能看到水雉在水面飛舞的畫面。
美麗而優雅的水雉,在台灣被列為稀有鳥種,喜歡在菱角池、睡蓮等浮水植物生長的水域中飛翔,大多分布熱帶至亞熱帶的湖泊、沼澤…等。
在台灣,5月至9月是水雉的繁殖季節。要看變裝秀,春秋兩季新裝上演!這時水雉有著黑、白、黃三色相間的繁殖羽。頭及前頸白色,後頸有金黃色的斑塊,周圍有黑色細線與白色羽。體背呈銅褐色,腹部黑褐色,其餘大多是白色,屬於雜食性鳥類。 水雉一妻多夫,雄鳥負責孵蛋,是鳥界少有的奶爸,雌鳥負責維護領域、追求、防禦的任務。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11年7月6日

精彩影片~~南大洋天空~~

http://vimeo.com/terrastro/oceansky
從澳大利亞南方所拍攝的時序影像中,雲霞與夜空千變萬化。前景是佈滿石塊的南大洋海岸,雲朵從四面八方飄過天際,有些還遮蔽了背景星光,然而,當白雲移動到恆星前方時,使得星光光芒四射。首先,西南方海面處可見垂直的黃道光,就在日落時分,隨後緩慢地沒入海洋之中。奇異的暗區(煤袋星雲)位在銀河帶上,著名南十字星旁。隨後,在影片2:10處望向東南方,獵戶座從東方升起,其姿態與北半球的模樣接近直角。這段合成影片STARMUS天文攝影比賽的冠軍,耗時長達一年來取得合成這張30小時曝光的影片。小謎題:這些沿著地平線的燈光是甚麼呢?
影像提供與版權: Alex Cherney (Terrastro); 音樂: Redmann

2011年7月3日

調查:穿5號鞋女人最能吸引男性!

女人都夢想擁有一雙美腿,但根據一項最新調查,其實腳的大小也很重要,穿5號鞋(約23.5公分)的女人最能吸引男人,調查結論還指出,腳的大小為5號、蹬著3吋(約7.6公分)高跟鞋和擦紅色指甲油就是「完美女人」。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間鞋墊公司Compeed調查2000位成人發現,穿5號鞋的女人最迷人,如「貝嫂」維多利亞貝克漢(Victoria Beckhan)、義大利女星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等都是5號腳。
研究還發現,將近一半的男性在與女性第一次約會時,會特別注意對方的腳。但有超過60%的女性在與男性相處時,會刻意不讓自己的腳被看到。另外,女性最擔心自己腳出現的情況:腳跟龜裂(38%)、擔心指甲油分裂(29%)、長水泡或雞眼(14%)。
原文網址: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吃對了 你也能瘦〉 5種致胖食物 量多寡才是重點

一般人常發現,年過20歲之後,一不小心一年就會多胖個半公斤,年過30歲之後,想要多瘦一分,更是比登天還難。不過,隨年齡增加的體重,真的只與新陳代謝降低有關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項最新研究就指出,至少有5項可能與體重長期增加趨勢有關的食物,包括洋芋片、馬鈴薯、含糖飲料、紅肉(如牛肉)與紅肉製品(如香腸、火腿、熱狗)等,若餐桌上老是出現這些食物、恐怕很難脫離一年胖一圈的噩夢。

洋芋片和含糖飲料 儘量不吃
這篇刊載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主要探討食物與生活型態改變與體重增加的關係,研究人員總計分析了3個研究、超過12萬人的追蹤資料。每4年評估這群研究對象的生活型態與體重改變的關係。結果發現,這些被研究對象平均每4年體重增加約1.5公斤。
飲食的單一因子中,對體重貢獻度最大的應該就是洋芋片了,每天多吃一份、4年下來,至少增加超過0.7公斤體重,其次則是包括炸薯條、薯泥和烤馬鈴薯等各式各樣的洋芋食物,也能「貢獻」半公斤。

肉類加工品 少吃比較好
此外,包括汽水、能量飲料等含糖飲料對體重的貢獻度則排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果汁與酒精性飲料長期也會讓體重增加,只是不像一般含糖飲料這麼多。另外,牛排、漢堡、熱狗,不管是一整塊紅肉或是製成加工品的紅肉,以及白麵包等精緻澱粉製品,愛吃這些食物也會讓體重一路攀升。
這麼說來,想減重的民眾真的就不能享用這五類食物嗎?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俞秀認為,重點在於「量」。她分析,這五種跟長期體重增加有關的食物,共同的特徵就是好吃,因此就容易過量,長期下來自然容易致胖。其中,紅肉類又比白肉脂肪含量高。

馬鈴薯和紅肉 適量就好
她建議,洋芋片跟含糖飲料能不吃就不吃,肉類加工品也是少吃比較好。但是,整顆的馬鈴薯或是牛肉、豬肉等紅肉,因為是新鮮天然食物、不需要刻意避開,只要不過量就好。其中,肉類因是主要蛋白質來源,應該要配合白肉及魚、豆、蛋、奶食用。
難道遠離這些東西就不會胖了嗎?雙和醫院祝年豐醫師認為,這五種食物反映出的是選擇飲食的模式,也就是說,愛吃零食、愛喝飲料、愛吃肉;如果在台灣,很多人可能少吃馬鈴薯、紅肉、汽水,但仍然一年胖過一年,原因可能是消夜愛吃鹹酥雞、下課就要吃雞排跟喝手搖杯飲食。也就是說,因為不同的飲食文化,每個國家的致胖食物不會全然相同。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抵抗歲月胖 每天50-100卡是關鍵

除了致胖食物,研究也分析了其他跟體重變化可能相關的因子。除了運動讓人較不易變重;在食物部份,蔬果、全穀類、堅果與優格這五種食物的攝取量愈多,體重愈不容易增加。
此外,一天多看一個小時電視,睡眠少於6小時,抑制食慾的瘦素荷爾蒙會減少分泌,自然就會吃得多。
一般人可能以為,一天不過多吃一點點,應該沒關係,但事實上,每天增加或減少50至100卡可能就是體重上升或降低的關鍵。
不妨考慮每天多走10分鐘,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體重。
祝年豐醫師也提醒,堅果、優格等熱量不低,攝取時還是應該適量。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