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智商(英文縮寫為 IQ)是一種用來表示人智力高低的數量指標,但也可用以表現為一個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期刊上發表了最新研究結果。
預卜人生
研究結果稱,一個在智商測驗中取得高分的人,除了需要有高智力,也需要有相當高的主觀能動性;同樣,一個人的智商低,既可能說明此人弱智也可能說明此人匱乏主觀能動性。
據悉,科學家們研究了超過2000例智商測試個案,分析了「物質獎勵」對智商結果的影響,特別是對那些低智商個例的影響。
研究者繼而測驗了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對智商結果的影響,以及主觀能動性對一個人未來智商變化影響的預測。
通過對250名男孩從少年到青春期的觀察和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有些個人在「幾乎沒有物質獎勵」的環境下比其他人要更加努力。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心理學資深榮譽教授詹姆斯·湯普森博士詼諧地表示:「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智商測試,一場性格測試;如果一個人對參加智商測試根本都沒有興趣,那也很能從很大程度上反映這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資料來源: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