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2012年3月27日
美空前熱浪 高溫紀錄破七千次

科學家在電話與網路簡報中指出,氣候自然變異雖扮演主要角色,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則推波助瀾,形成此一空前高溫。
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的卡林(Heidi Cullen)表示:「這波熱浪創空前紀錄,要掌握其規模與影響程度,十分困難。」
卡林引用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NCDC)數據指出,自3月12日以來,高溫紀錄屢屢被打平或超越,次數達逾7000次。
卡林提到,這些紀錄包括白天高溫及夜晚低溫創新高,有時夜晚溫度甚至高於過去白天溫度創下的新高溫。
她說:「當低溫創新高時,你開始發現這種狀況極為特殊。」
卡林指出,這種暖化現象是導致美國本土48州春季平均提早3天來報到的部分原因。
植物吐芽日現在已從3月20日提早至3月17日。1951至1980年間,吐芽日落在20日;不過自1981至2010年,吐芽日提前至17日。
極端氣候始作俑者 恐是人類
(路透倫敦25日電)「自然氣候變遷」(NatureClimate Change)今天刊出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極端氣候日增,「極可能」是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所引發。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科學家利用物理、統計分析及電腦模擬,研究極端降雨及熱浪和全球暖化關連性,但暖化和暴風雨間關聯則較不清楚。
研究顯示:「若沒有人為所造成的全球暖化,過去10年發生的若干前所未見的極端氣候,很可能就不會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sation)23日表示,過去10年氣溫可能是全球近千年來最暖。
美國和澳洲近來都觀測到創紀錄高溫及低溫天數幾近倍增;西歐夏季熱浪侵襲時間也增一倍,且自1880年到2005年期間,高溫炎熱日子出現頻率更增近兩倍。
研究表示,目前全球10%左右陸地在夏季觀測到極端酷熱天候,相較於1951年到1980年期間,僅約0.1%到0.2%地方出現酷熱天候。
報告進一步指出,暴風雨及颶風和全球暖化間的關連性尚不清楚,但至少近來部分極端降雨可歸咎於是人類對氣候所造成的影響。資料來源:yahoo奇摩
2012年3月22日
月球的演變
這月球到底是甚麼來歷呢?似乎是在45億年前,當地球受到火星大小物體撞擊時,飛濺的碎片撞擊而成。如同這段模擬影像,在重力冷卻後,這發光的月球表面漸漸降溫且崩裂。大大小小的石塊不斷地打到月球上,包含了43億年前造成艾肯特盆地的那次劇烈撞擊。然而,持續了數十億年的大撞擊期間(Heavy Bombardment),在表面上更造成數個大型盆地,爾後的數十億年,對著地球這面的盆地上,火山岩流蔓延,最後冷卻成如今我們所看見的黑色月球海。一如既往,在最近這十億年慢慢減緩的撞擊,產生了今日所見到的隕石坑。如今我們熱愛的冰冷且如黑炭一樣的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然而,月球的起源究竟是如何呢?以及為什麼月球海只存在對著地球的這面呢?這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討。 影片提供與版權: LRO, SVC, NASA
2012年3月18日
〈吃對了 你也能瘦〉早餐適量甜點 hold住減重成果

分組實驗 甜點組續瘦 其他人復胖
這項研究刊載在最近的Steroids(類固醇)期刊,是由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戴尼拉博士(Dr. Daniela Jakubowicz of Tel Aviv University)的研究心得。總共有193名體重過重的受試者參加試驗。這些人在受試期間都是使用近年很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減重法,也就是少吃澱粉、米飯、糖等,並且女性的總熱量控制在每日1400大卡、男性控制在1600大卡。
其中實驗組的早餐為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豐富的早餐,包括一塊餅乾或是巧克力、蛋糕、甚至冰淇淋當作甜點。整個早餐總熱量比另一組多了300大卡。
經過16週減重期後,兩組受試組平均體重大約都瘦了超過10公斤,但是繼續追蹤16週後,卻發現不一樣的結果。減重時早餐加了甜點的這組人,體重繼續降低、但另一組反而復胖。
進一步分析這些人體內的各項激素指標發現,減重期間在早餐選用甜點的人,他們的飢餓素ghrelin比較低,且飽足感比較高。研究人員表示,不論使用何種節食方法,一般人減重最大的問題就是復胖,但是如果在減重時適度食用喜歡吃的食物,可降低心中的渴求與需求。也因此,如果平常就喜歡吃麵包、吃甜點的人,早餐吃的一小片蛋糕,就變成非常重要。
選甜點者 飢餓素較低 飽足感較高
台拉維夫大學戴尼拉博士過去就一直主張「大早餐」,在他過去的研究,如果三餐倒過來吃,也就是大魚大肉、甜點在早上吃、晚餐只有蔬菜水果,熱量不必過度控制,就能發揮減重功效。
對此,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指出,從這項研究所得到的結論,應該不是因為早餐加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甜點)讓受試者更滿足;重點應該是,大份量的早餐、在一早就啟動了身體的新陳代謝所造成的效果。
過去他也發現,一些人不吃早餐時減重成效差,但稍微調整熱量分配比例,將多一些熱量放在早餐,減重效果就好很多。所以說,減重者在分配熱量的時候,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不妨可以試著把較多的份量放在早餐。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2年3月16日
戀愛無罪 ! 日本媒體評選全球10大可笑婚姻戀愛法律
戀人們常說:「戀愛無罪!」但是世界之大,
無奇不有,許多國家還是對於談戀愛制定一堆
奇怪的戀愛法規,這些法規看來甚至有些可笑。
1.美國紐約,公共場合與異性過分親暱、打鬧 罰款25美元。無奇不有,許多國家還是對於談戀愛制定一堆
奇怪的戀愛法規,這些法規看來甚至有些可笑。
日本RecordJapan網站就整理出全球10條有關婚
姻戀愛的可笑法律,真是讓人感到哭笑不得。
不分名次排名包括:
姻戀愛的可笑法律,真是讓人感到哭笑不得。
不分名次排名包括:
2.馬爾地夫,禁止與同一異性結婚三次以上。
3.美國亞利桑那州,允許丈夫每月打妻子一次耳光。
4.馬來西亞禁止婚前性行為,結婚前與異性發生關係鞭打6次。
5.印尼禁止婚前性行為,單身者婚前發生性關係鞭打100次。
6.美國阿肯色州,女性第二次結婚禁止穿白色婚紗。
7.美國愛荷華州,接吻時間超過5分鐘違法。
8.波蘭離婚手續費便宜,離婚審理只需3,500新台幣。
9.美國阿肯色州,在大街上調情最長拘留30天。
10.韓國,與婚外對象祕密約會三次將被判通姦罪。
原文網址: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5.印尼禁止婚前性行為,單身者婚前發生性關係鞭打100次。
6.美國阿肯色州,女性第二次結婚禁止穿白色婚紗。
7.美國愛荷華州,接吻時間超過5分鐘違法。
8.波蘭離婚手續費便宜,離婚審理只需3,500新台幣。
9.美國阿肯色州,在大街上調情最長拘留30天。
10.韓國,與婚外對象祕密約會三次將被判通姦罪。
原文網址: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微中子穿透巨石 成功傳送信息
科技部落格Ars Technica報導,微中子近乎零質量,移動速度接近光速,因此能在阻礙極小的情況下穿越包含整顆行星在內的物質。科學家過去曾提到以微中子取代電纜或衛星,讓信息直接穿越地球,抵達地球另一頭,而非繞行一大圈,或者是讓信息往返太空。
目前傳送微中子訊息的設備仍異常昂貴。傳送出「微中子」訊息的研究人員,利用了費米實驗室(Fermilab)內、追蹤周長達2.5英里的粒子加速器,及5噸重的粒子探測器MINERvA。科學家並利用二進碼方式傳送訊息。
即便是MINERvA,也只能偵測出約100億分之1的微中子,因此微中子必須大量釋出,它們方可現蹤。
由於相關設備所費不貲,真正要以微中子進行通訊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研究人員指出,微中子幾乎不受地心引力影響,也完全不受磁力影響,最終或許能穩穩取代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電磁波。資料來源:yahoo
2012年3月14日
有意思的...宇宙的尺度 - 戶動版
2012年3月7日
過量攝入維生素E恐導致骨質疏鬆
日本慶應大學等研究團隊在4日的美國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絡版發佈一項研究成果。
在骨骼內部,生成骨骼的細胞與破壞並吸收骨骼的「破骨細胞」平衡作用,促進骨骼新陳代謝。
報道說,研究團隊通過基因操作培育了不能吸收維生素E的老鼠,結果發現它們體內的破骨細胞較正常老鼠的更小。相反維生素E能使破骨細胞變大,從而提高其破壞骨骼的能力。
研究人員還對健康老鼠持續補充相當於人類每天攝入量的1000毫克維生素E,8周後它們患上了骨質疏鬆症,骨骼重量減少約20%。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攝取標準,維生素E的攝入上限因年齡而異,最高為每天900毫克。資料來源:中文網
共同社報道,他們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過量攝入維生素E會提升破壞骨骼的細胞能力,存在引發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維生素E作為一種抗衰老的營養補品受到熱捧。
慶應大學特聘副教授竹田秀表示:「維生素E有防止身體氧化的抗衰老作用,但要注意勿過量攝取。」在骨骼內部,生成骨骼的細胞與破壞並吸收骨骼的「破骨細胞」平衡作用,促進骨骼新陳代謝。
報道說,研究團隊通過基因操作培育了不能吸收維生素E的老鼠,結果發現它們體內的破骨細胞較正常老鼠的更小。相反維生素E能使破骨細胞變大,從而提高其破壞骨骼的能力。
研究人員還對健康老鼠持續補充相當於人類每天攝入量的1000毫克維生素E,8周後它們患上了骨質疏鬆症,骨骼重量減少約20%。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攝取標準,維生素E的攝入上限因年齡而異,最高為每天900毫克。資料來源:中文網
2012年3月6日
在地球上夜間飛行
夜裡飛過地球上空,將會看見許多奇蹟。國際太空站(ISS)最近將這些視覺驚喜拍攝下來,並且搭配上動人的音樂。通過下方的白雲,可見那橘色的城市燈火,雷雨胞上的閃電,以及深色藍海。地面上的金色霧為地球淺薄大氣,在影片推演中,經常伴隨著舞動的極光。綠色的極光高度往往都低於太空站,不過太空站有時會穿過紅色或紫色的極光。國際太空站的太陽能板總是位於畫面的邊緣處,每次影片裡那不祥的波動,總是在光芒邊界,這是因為平均每90分鐘國際太空站就經歷一次黎明。 影片提供: Gateway to Astronaut Photography, NASA ; Compilation: Bitmeizer (YouTube); 音樂: Freedom Fighters (Two Steps from Hel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