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都養在層層疊高的籠子裏面,每年生產的雞蛋數量將近5億隻。
德青源公司把這些雞蛋裝箱,運到北京各地。中國首都70%的雞蛋都是這家農場供應的。
不過,雞蛋還不是這些母雞所生產的唯一產品。
它們每天排洩212噸的雞糞,散發出的氣味教人窒息。
但是,與其把雞糞倒掉,農場方面看出了商機。
新能源
雞糞從籠子掉到運輸帶上,運輸帶把廢物送到處理廠。
就這樣,雞糞裏面的甲烷氣體被抽取用來發電,賣給中國國家電網。餘下來的雞糞則用來堆肥。
德青源農業科技公司副總裁潘文智認為,這樣的計劃十分重要。
潘文智說:「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的煤氣供應再過幾十年就會耗盡。因此,中國必須開發新的能源。」
透過用沼氣發電,這家農場加入了中國摸索可持續發展藍圖的行列來。
德青源公司計劃在國內其它地方再建設幾座這樣的農場。
「可持續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與溫室氣體排放國,要有效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北京政府將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70%能源供應依賴煤炭,而這樣的能源供應關係到中國的經濟能否繼續增長。但是這驚人的快速增長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儘管整體能源需求仍在飆升,北京有計劃控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政府許諾,到2020年,中國15%的能源須由光能、風能與水力發電等非化石燃料供應。但是許多環境科學專家都認為,政府還需要做得更多。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外事總監喻捷說:「保護環境並非只在於控制污染,而是需要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達致可持續發展。」
但目前為止,經濟發展始終是中國政府的重中之重。
在德青源這座大養殖場附近居住的一家農戶鮮明地說明了這種矛盾。
39歲的賀福敬(音譯)和他的妻子跟女兒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們的爐灶燒的是養殖場提取自雞糞的甲烷氣,煮的是大院裏自家種植的瓜菜。
但是以務農為生的賀先生一直夢想著過上城市裏有車有房的生活,同時卻也擔心環境污染對六歲的女兒會造成些甚麼影響。
站在菜棚裏,賀先生說:「吃水有些擔憂。」
「誰都想孩子活得健康,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得靠政府。」
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政府也一直強調要先改善人民的生活。然而,大自然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卻越來越高。
2012年6月27日
2012年6月22日
「禽流感病毒可變異引發人類大流行」
研究人員發現了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病毒5種基因變異。
而且,從理論上說,這些病毒的基因變異可在自然界產生。
美國有關部門曾試圖阻止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因為有專家擔心,這個研究結果可能會幫助恐怖分子製造生化武器。
不過最後美國一個專家小組決定,此研究結果不會給公眾健康和國家安全帶來威脅。
領導這項研究的荷蘭病毒學家榮·費奇(Ron Fouchier)對BBC說,將這一研究結果完整發表有助於科學界能更好的應對今後發生的流感世界性爆發。
費奇教授還說,他們的研究結果還可能加速抗擊致命性禽流感病毒藥物和免疫疫苗的研製工作。
H5N1禽流感病毒已經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禽類死亡。
為防止禽流感的擴散,更有數以億計的家禽和鳥類被捕殺。
N5N1禽流感病毒對人也是致命的,但只有在同禽類密切接觸的情況下才會傳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自2003年至今,全世界有332人死於禽流感。
但衛生官員擔心H5N1禽流感病毒有一天會變異成新型病毒,給人類帶來大流行。
而最新的這項研究證實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資料來源:BBC
而且,從理論上說,這些病毒的基因變異可在自然界產生。
美國有關部門曾試圖阻止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因為有專家擔心,這個研究結果可能會幫助恐怖分子製造生化武器。
不過最後美國一個專家小組決定,此研究結果不會給公眾健康和國家安全帶來威脅。
領導這項研究的荷蘭病毒學家榮·費奇(Ron Fouchier)對BBC說,將這一研究結果完整發表有助於科學界能更好的應對今後發生的流感世界性爆發。
費奇教授還說,他們的研究結果還可能加速抗擊致命性禽流感病毒藥物和免疫疫苗的研製工作。
H5N1禽流感病毒已經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禽類死亡。
為防止禽流感的擴散,更有數以億計的家禽和鳥類被捕殺。
N5N1禽流感病毒對人也是致命的,但只有在同禽類密切接觸的情況下才會傳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自2003年至今,全世界有332人死於禽流感。
但衛生官員擔心H5N1禽流感病毒有一天會變異成新型病毒,給人類帶來大流行。
而最新的這項研究證實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資料來源:BBC
2012年6月13日
膠原蛋白產品 吃抹攏無效

皮膚、腸道不能吸收
生技業者昨公布一項膠原蛋白認知網路調查,國內有近5成民眾曾購買含有「膠原蛋白」的保健食品與保養品,7成5受訪者購買時是出於以為「膠原蛋白」容易被身體所吸收。
肝膽腸胃科開業醫師蕭敦仁指出,不少民眾以為靠吃的膠原蛋白保健食品,可以完全被腸道吸收,但事實上,分子量在3000道爾頓(Da)以下的膠原蛋白量,才能有效被腸道吸收。問題是,一般膠原蛋白分子量超過30萬道爾頓,膠原蛋白在胃中經胃酸分解成胺基酸後,膠原蛋白形態就會改變,失去原有的功效,腸道很難有效吸收。
此外,即便是塗抹於皮膚上的膠原蛋白產品,也很難被皮膚直接吸收。蕭敦仁指出,日本研究顯示,膠原蛋白分子量在950到1500道爾頓,才能由皮膚直接吸收。不過一般膠原蛋白產品,屬大分子蛋白質,連皮膚表皮層都難以通過,更難以進入到達需要作用的真皮層,充其量只有保濕效果,無法刺激皮膚增生膠原蛋白。
75%民眾花錢當冤大頭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說,不少民眾深信吃含有膠質的雞腳、豬皮、魚翅,可以補充膠原蛋白,其實不然,因為分子太大,即便是天然食物,腸道仍難以吸收,同時還會吃下過多的脂肪與膽固醇,造成身體負擔,老人尤其不適合。
陳俊榮建議,人體內膠原蛋白隨時都在合成與流失,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透過飲食來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同時多運動,都有助身體合成較多的膠原蛋白。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2年6月11日
太陽動態觀測站之金星凌日影片
跨過整個太陽表面的黑點是甚麼呢?原來是金星。這可能是上周登場的金星凌日紀錄中,最清晰的一個。太陽動態觀測站(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能不間斷地觀察太陽可見光與紫外光波段下的變化。這段影片除了凌日過程,還配上適當音樂。這次事件可能還成功地證明這是一個好的測量金星大氣組成的方法,然而,這次事件絕對是成功地證明了一個文化,讓全世界的居民同步觀測這個罕見的天文奇觀。此次金星凌日有許多來自於全世界的紀錄(包含上述影片),正在跟所有人分享著。
影像提供與版權: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VS, GSFC, NASA; 音樂: Requiem
for a Dream (Clint
Mansell)
科學家解開謎團 蜂虱散播病毒 導致蜜蜂消失

英國雪菲爾大學的團隊,在研究夏威夷蜜蜂群後發現,蜂虱會在攝食(吸血)時,把蜜蜂畸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直接傳至蜜蜂的循環系統,造成其死亡。DWV本身就會讓蜜蜂生病,但藉由蜂虱的普遍蔓延,「幫助」DWV成為科學家口中「世上散布最廣、最具傳染性的昆蟲病毒之一」。
夏威夷原本沒有蜜蜂蟹蟎,五年前才意外從加州移入。科學家以兩年時間,分別觀察受感染與未受感染的蜂群。在長時間後,受蜜蜂蟹蟎感染的蜂群體內,大多數無害的病毒都會消失,只剩下毒性最大的DWV;每個病毒粒子侵入一個細胞,進而接管蜜蜂的體內運作,最後導致蜜蜂送命。
研究領導人馬丁博士指出,他們仍不清楚DWV為何能在蜂虱寄生的蜜蜂體內繁衍,在蜜蜂蟹蟎吸血過程中,也許DWV是各種蜜蜂病毒中,經多次運送傳輸後,還能存活的唯一病毒。
研究團隊稱,受蜜蜂蟹蟎寄生的蜂群,感染DWV的機率,因此從原本的一○%增至百分之百,因此要控制這種致命病毒的最好方式,就是控制蜂虱的分布。這篇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期刊。
北極冰層下 海藻茂盛如豌豆湯
此計畫透過衛星和實地測量研究這種對海洋生物而言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NASA派遣1個團隊到阿拉斯加沿海楚科奇海(Chukchi Sea)的冰層採集樣本。
研究人員搭乘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破冰船「希利號」(Healy)在0.8至1.3公尺厚的海冰下方採集樣本,並發現浮游植物生物量「異常的高,約為開放水域的4倍之多」。
任務負責人艾里格(Kevin Arrigo)告訴記者,這些「冰下的大量浮游植物」似乎也擴及約1000公里範圍進入冰架,「水域看起來就像豌豆湯」。
加州史丹佛大學科學家艾里格說:「我們都很驚訝。這完全出乎意料。這是我從事這類研究25年來,看過最茂密的浮游植物。」
艾里格解釋:「浮游植物就像庭院裡的蕃茄一樣,需要光線和養分成長。」
「冰下的光線非常微弱,我們沒想到會看到那麼多浮游植物。」
在氣候對北極海太平洋環境生態系統和化學作用衝擊(ICESCAPE)任務中,科學家分別在2010年和2011年的6至7月間,進行兩次探險之旅。
此最新發現發表於7日出刊的「科學雜誌」(Science)。
研究人員搭乘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破冰船「希利號」(Healy)在0.8至1.3公尺厚的海冰下方採集樣本,並發現浮游植物生物量「異常的高,約為開放水域的4倍之多」。
任務負責人艾里格(Kevin Arrigo)告訴記者,這些「冰下的大量浮游植物」似乎也擴及約1000公里範圍進入冰架,「水域看起來就像豌豆湯」。
加州史丹佛大學科學家艾里格說:「我們都很驚訝。這完全出乎意料。這是我從事這類研究25年來,看過最茂密的浮游植物。」
艾里格解釋:「浮游植物就像庭院裡的蕃茄一樣,需要光線和養分成長。」
「冰下的光線非常微弱,我們沒想到會看到那麼多浮游植物。」
在氣候對北極海太平洋環境生態系統和化學作用衝擊(ICESCAPE)任務中,科學家分別在2010年和2011年的6至7月間,進行兩次探險之旅。
此最新發現發表於7日出刊的「科學雜誌」(Science)。
2012年6月10日
2012年6月2日
中藥,沒病吃補…其實你錯很大!

中醫師、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陳旺全以心血管患者為例,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就不可與白木耳、黑木耳等活血化瘀的中藥材併用,以免有出血的風險;服用阿斯匹林應避免食用銀杏、川七、薑黃等藥材。
「中藥也是藥,仍有毒性及副作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孫茂峰說。
迷思!腎氣虛就是腎功能不好?
調查也顯示,百分之六十七的人誤會口臭是胃火旺、火氣大所致,陳旺全表示,口渴、蛀牙、牙周病、上呼吸道感染、胃酸逆流等原因,都會導致口臭,輕忽這些病症由來,反而會延誤治療。
另外,逾五成民眾以為腎氣虛是指腎功能不好,但陳旺全說,腎氣虛不是指單一器官,它為一種老化現象,可能有骨鬆問題,是老年人常有症狀,腎虧並非代表性功能障礙。
迷思!生理期過後要喝四物湯?
百分之六十三女性誤以為生理期過後,一定要喝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的四物湯補血;不過,陳旺全說,四物湯須在中醫師的診斷下飲用,根據個人體質調配,以免適得其反。如四肢冰冷、經血量少者應將白芍改赤芍;體質熱、常冒青春痘、便秘、口乾舌燥的血虛夾熱者,熟地須改生地;腸胃不佳、經前症候群者,白芍得先炒過。
值得注意的是,若有子宮肌瘤或巧克力囊腫,一旦誤用四物湯,反而會加重病情,使肌瘤或囊腫變大。陳旺全說,「藥方需靈活運用才能達到療效。」
孫茂峰表示,門診曾收治部分年輕女性,因四物湯喝太多,導致心悸、睡不著、便秘、狂冒青春痘。他說,年輕女性代謝快,除非生理期出血量大,否則不需額外喝四物湯補血。資料來源:yahoo奇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