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埃德蒙頓的紅色冰月

在大廈之間徘徊的是?原來是月球。兩周前記錄下冰月升起之際,拍攝地點則是在加拿大亞伯達的埃德蒙頓。月亮的視角與兩座建築物的視角,巧妙地建構出這張驚人的時空影像。遠離建築物可減少視角,這技巧是建構這張影像的關鍵。當天溫度相當地低,僅僅-25C,煙霧則是來自於附近的煉油廠。當煙霧短暫地暫停排放時,拍下這張影像。東昇的月亮顯得紅通通,這與西下的太陽也是紅色的原因相同,均是因為大氣將藍光優先地散射掉。在這個案中,閃閃發光的煙霧使得月亮有點變形。下次滿月,又稱為蟲月,則是在三月中旬登場。
參考來源: APOD: 2011 February 28 - Red Snow Moon over Edmonton

小橋 枯樹 戀人

天空一片霧濛濛,映著小橋、枯樹與戀人,眼前只見黑、灰、白,好似一幅潑墨畫,走在北京的街頭,令人不禁感到時空錯置。
心中湧現張岱《湖心亭看雪》所描繪,大雪後「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興致正濃,想效法古代文人雅士賞雪,耳旁突傳來一陣尖銳的喇叭聲。
再抬頭一看,更不見潑墨般山水美景,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壓迫感的高樓大廈,上覆的白雪更添幾分冷冽。乍現的文人情懷,只好放在心中回味。

參考來源: 中央社即時新聞 

2011年2月25日

台灣女記者辭去高薪工作投身四川麻風村教育

彭老先退熱錢巨鱷 再戰通膨巨獸

1998年2月16日,前中央銀行總裁許遠東不幸於華航大園空難罹難,彭淮南臨危受命,於2月25日接任央行總裁至今天,剛好滿13年,過去帶領台灣走過多次危機,現在則要面對後金融海嘯的通膨巨獸嚴峻考驗。
去年第4季以來,炒匯熱錢蜂擁而至,雖可帶來短暫股、房市繁榮,財富增加、消費買氣上升等正面效應,但去年底彭淮南就警告,「如果願意留下來長期投資,那就不叫熱錢。」在彭老以「柳樹理論」彈性因應台幣升值壓力下,新台幣匯率在年初升破30元大關;不料兔年台股開紅盤以來,熱錢又殺紅眼地匯出,吃飽喝足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內資及散戶清理殘局,完全印證彭老所言。
熱錢巨鱷落跑了,但通膨巨獸又捲土重來,特別是北非及中東動亂加劇,導致油價急漲,加上大宗物資、原物料前波漲價的遞延反應,國內通膨危機一觸即發,央行將面臨更艱鉅的挑戰。
資深行庫主管表示,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各國紛紛大舉印鈔救市,雖然經濟逐步走向復甦之路,不過卻帶來熱錢四處流竄及通膨危機,這是以一個新的泡沫來拯救前一個泡沫破滅後,所產生的後遺症,但相信彭總裁還是可以帶領台灣度過危機。
行庫主管指出,央行始終將廣義貨幣供給M2年增率控制在目標區內,目前則是在中間值4.5%附近,顯示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貨幣數量都控制得很好,沒有暴起暴落,這也是台灣物價相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央行總裁評比裡,彭淮南絕對是「台灣之光」!他任職的13年裡,被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連續6年給予A級的最高評等,生涯共拿下7個A,因此被稱為「7A總裁」。
全球金融雜誌共有6大評比標準,包括對抗通膨的決心、利率的掌控度、外匯市場干預的效率、傑出的貨幣政策、面對政治的中立性、政策透明度等;去年10月彭淮南續獲A級評價原因為,面對金融海嘯時臨危不亂,並制定最適貨幣政策,維持利率與匯率穩定,協助經濟發展等政策目標。
彭老在未來兩年任期裡,首先就是要面對後金融海嘯所衍生的通膨危機,這絕對比炒匯熱錢更難應付,國人也必須要再仰賴他帶領台灣走過危機。

參考來源: 自由電子報

2011年2月23日

科學家預測 2020年前會有5千萬個「環境難民」北遷

一年一度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近日在華盛頓舉辦,加州大學的教授特拉多(Cristina Tirado)在會議上表示,在2020年以前會有5千萬個「環境難民」(environmental refugees)北遷,以解決氣候變遷所導致的糧食短缺問題。
就像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樣,特拉多表示,當人類無法求得溫飽時,他們會開始遷移。南歐在過去來一直都有穩定的遷入潮,主要是來自非洲的移民,而這股熱潮在近年更是發燒:許多非洲人冒著生命危險,從摩洛哥橫越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班牙,或搭乘簡陋的自製船隻從利比亞、突尼西亞至義大利。
氣候變遷已經影響糧食的穩定性,而糧食也左右著民心對政府的觀感。密西根大學的教授陶德(Ewen Todd)表示,上個月突尼西亞的流血革命就是因糧食短缺所引爆的,失業率飆高導致人民連餬口飯吃都很困難,最後強人總統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只能下台以示交代。
陶德表示,突尼西亞政權移轉之後,許多國民遷移至義大利,而這樣北遷的情況在未來會成為常態。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這股非洲移民潮的趨勢將急遽攀升。
當一國的國民面臨缺水、土壤侵蝕、沙漠化等問題,並無法從自己國家的土地上覓得足夠糧食時,這些國民只得不計代價找尋新的「避難處」。
氣候變遷導致植物類的害蟲得以度過暖冬,而降雨量增加也導致真菌病原體的增加,嚴重影響到作物收成;除此之外,溫室氣體已改變了植物結構,使植物抵禦害蟲及病原體的能力降低。
參考來源: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視頻:新西蘭基督城大地震

2011年2月22日

北半球雪災 台灣甘藍菜、萵苣訂單滿載

全球氣候異常,亞洲各國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雪災頻傳,蔬菜嚴重欠收,台灣大宗蔬菜反成為搶手貨。農委會表示,像是歷年都外銷到日本的結球萵苣,目前訂單已經爆滿,無法再增加供貨;至於甘藍菜(高麗菜),則是接單不斷湧進,不過,還好目前正值盛產期,國內價格不受影響。
今年冬天北半球不少國家遭受雪災之苦,台灣平地雖然沒有下雪,但低溫也讓不少農作物,像是高接梨、蓮霧或是水稻等,面臨寒害。不過,包括甘藍菜、大白菜等蔬菜,卻是愈冷產量愈多。今年冬天,甘藍菜盛產,讓日本、韓國這些對甘藍菜需求量大的國家,也紛紛來台灣下訂,目前已經出口1千公噸,預計出口量還會再增加。
農糧署副署長許漢卿說:『(原音)結球萵苣,歷年都有外銷日本,大概今年規劃,數量大約是4千噸左右。這是例行性的。剛好台灣有,目前訂單滿載,沒有辦法再增加供貨。』
農糧署也表示,往年冬季是台灣大宗蔬菜盛產的時期,前幾年生產過剩,價格幾乎崩盤,需要辦理耕鋤,今年高麗菜、大白菜的國內平均批發價也只有新台幣5元左右,價格仍相當低迷,還好增加日、韓的出口,也紓解生產過多的問題。許漢卿說:『(原音)因為現在是我們甘藍菜的盛產期,價位本來就很低,一般來說,生產成本是每公斤3元左右,再加上運銷,台北(批發市場)大約在5元左右,如果外銷,可以賣到9到13元之間。所以比國內好。』
全球氣候異常,各種糧食都相當珍貴,但也意外為台灣農業帶來新的商機。
參考來源: Yahoo!奇摩新聞 

图辑:伦敦时装周闪耀登台

2011年2月21日

無用之用

無用之用,是謂大用。何以言「無用」之妙處?
世人皆常曰要做個「有用」之人,可見無用之人似乎不受主流價值認同。
無用的人格美學,早已體現在莊子其人身上了。有人擬邀請他出仕,不但拒不受祿,更強調自己的無用;寧可學做自在野放的雞隻,亦不願成為籠中鳥。因此,《莊子‧人間世》如是說道:「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莊子的意思是,桂樹可食、漆樹可用,所以,難逃於被人宰割的命運。反觀無用之樹,則得以完好存活。是以,莊子有感而發,世人只知有用的用處,卻全然不能理解無用的用處何在。其實,無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無用之人,看似效率不彰,成就不高;然而,他擁有最多的自在與滿足。是以,他往往得以在大環境的風暴與浪濤中全身而退。
反觀,真正有用之人,總是人前人後,衝鋒陷陣,唯恐他人不知自己有多麼愛做大事。於是,其聰明英勇的形象,不免也常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困頓之感。因此,有用之用,反而成為枉送自己的斷頭利器呢。
此,無用之用,是謂大用。誠哉斯言!
參考來源:  人間福報 

2011年2月20日

吃小魚救地球!大型魚類減少恐導致藻類吞噬海洋系統

近日有研究指出,海洋世界出現失調現象:小型魚類如沙丁魚、鯡魚、鯷魚、鯡魚在過去的100年間數量激增,甚至超過雙倍,主要的原因是大型捕食魚類數量的下降,如鯊魚、鮪魚、鱈魚,少了這些天敵,海底世界現在有滿滿的沙丁魚!
研究人員表示,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小型魚類因缺乏天敵,導致數量失去控制,他們擔心這樣的趨勢若持續下去,海底食物鏈將受到嚴重影響,藻類將大量繁殖,最後吞噬整個海洋系統。 雖然某些魚類(如:北大西洋鱈魚)在近年已逐漸恢復數量,但部分魚類像是黑鮪魚因為過度捕撈,科學家擔心再過幾年牠們就會面臨絕種的命運。
這項研究引用了自1880年起的捕魚數據,當中有超過200個世界各地的海洋生態系統資料;其中顯示,大型捕食魚類如鮭魚、劍魚、鮪魚在過去120年暴減,數量減少了3分之2,而當中超過一半都發生在過去的40年間。
另一方面,沙丁魚、鯷魚等小型魚類的數量卻有增加2倍。研究人員指出,就像沒貓時會鬧鼠患,沒獅子時,羚羊會激增,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海底。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沙丁魚之類的小魚以動物類的浮游生物為食,而動物類浮游生物以食物鏈的底層-─植物類浮游生物為食;小魚的激增導致動物類浮游生物的減少,而食物鏈的底層(如:綠藻類)將隨之激增;在黑海,已經可以看見像是「綠湯」般的海洋,科學家建議,現代人應調整飲食習慣,少吃捕食魚類,多吃沙丁類的小型魚。
參考來源: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美國.奧林匹克谷上空的乳狀雲

這些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正常的雲底是平的,這是因為潮濕的暖空氣上升,在某一特定溫度,而通常也在對應的特定高度,受冷而凝結成小水滴。在小水滴形成後,這些空氣也就變成不透光的雲。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雲的某些區域會發展成含有大水滴或冰粒的雲胞,向下沈降與蒸發。這樣的雲胞可能發生在雷雨系統的擾流區附近,例如出現在鐵砧雲的上端。所形成的乳狀雲 (mammatus clouds),在陽光的斜照下會顯得特別醒目。上圖的乳狀雲去年出現在美國.加州的奧林匹克谷上空。
參考來源: APOD: 2011 February 20 - Mammatus Clouds Over Olympic Valley

中醫:寒性感冒吃生梨 越吃越咳

「川貝冰糖燉梨」是中醫常用的潤肺止咳化痰的食療法,有不少人卻直接吃生梨,甚至大嗑梨子,結果越吃越咳,中醫師陳建仲表示,生梨屬寒涼性,寒性感冒患者當然會咳得更嚴重,得燉過後才可以祛除寒性。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指出,今年冬天感冒主要症狀以咳嗽為主,遇到冷風或半夜天氣寒冷時,喉癢容易咳嗽,鼻涕與痰液多為白色,甚至是清清水水泡沫狀,這種就是屬於寒性感冒的特性。
不少民眾誤以為吃生梨也有止咳化痰的效果,還特地買很多梨子,直接削來生吃,反而使得痰更多、咳得更嚴重。
陳建仲說,梨子、橘子、白蘿蔔等屬於寒涼性食物,寒性感冒患者再多吃,寒上加寒,當然越吃越咳。
在西醫觀點,感冒建議補充大量維生素C,但橘子、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卻是屬於寒涼性的食物,陳建仲建議,同樣富含維生素C的柳丁,是屬於平性食物,可以多食用,補充維生素C。
陳建仲指出,中醫把食物屬性以「性、味、歸經」作分類,在寒熱屬性依照輕重別,又可將食物分為寒、涼、溫、熱、平等屬性。
中醫在疾病治療或是飲食養生,是以陰陽調和為原則,如果屬於寒性病症者,則以溫熱食物或藥方對應;屬於熱性病症者,則需要寒涼食物或藥方來平衡,即所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講求陰陽平衡的健康養生觀念。
陳建仲建議,民眾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病症、體質屬寒性或熱性時,還是以平性食物為主,避免吃進不適合的食物,加重病情。
另外,有些人感冒後覺得身體虛弱,馬上就補身子,陳建仲提醒民眾,感冒中或剛復元者,千萬不可以「進補」,否則會讓感冒症狀加重或者延緩復元。

參考來源: 自由電子報

2011年2月15日

引水澆灌 歐洲玫瑰恐吸乾肯亞湖泊水源

情人節忘了送花的人有絕佳理由讓情人息怒。媒體指出,歐洲花市7成玫瑰來自非洲肯亞,為引水澆灌玫瑰可能使肯亞湖泊乾涸,危害環境。
根據法國網路版「世界報」(le Monde)報導,冬天不利玫瑰生長,歐洲花市上7成玫瑰來自非洲肯亞,肯亞有充裕陽光提供玫瑰生長,但需要大量灌溉用水。
文章引述在肯亞研究水文學長達30年的生物學家哈珀(David Harper)指出,3/4肯亞玫瑰花農聚集在奈瓦沙(Naivasha)湖區,位在湖畔的大型工業玫瑰花田毫無節制地引用湖水灌溉。
哈珀指出,花農大量使用殺蟲劑、肥料、和水,如果不採取任何管制,任由情況持續,不到10年,湖泊將變成充滿惡臭的池塘。世界報這篇另類情人節文章指出,在肯亞收成的玫瑰花送到阿姆斯特丹花市,歐洲花商在購入後,送往歐美各國花市,花朵註明來源地為荷蘭。
玫瑰花代表愛情,成為情人節花市主角。但法國媒體很不浪漫地提醒有環保良心的民眾,注意玫瑰產地來源,給「情人節不送玫瑰」環保正確的理由。
參考來源: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1年2月14日

在冰洞中"垂釣"宇宙微中子

科學家正在地球底部挖洞!而到目前為止,他們已在南極附近溶出了近一百個洞,並在裡面放置儀器進行天文觀測。冰立方微中子天文台 (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 )的天文學家,在每個深洞垂下一條長繩,繩子綁著數顆藍球大小的光偵測器。當深洞中的水很快地又結成冰後,偵測器就被凍結在冰中。這些長繩上的偵測器對周圍清澈冰塊所發出的藍光很靈敏,所以天體和宇宙爆發事件所發出的高能微中子,在和水相撞時所發出藍光,就會被偵測器所量到。上面這幅影像,是冰立方微中子天文台86串偵測器的最後一串,在2010年底被置入深洞時的景象,而IceCube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微中子偵測裝置。科學家使用先導實驗AMANDA的數據,已經建構了首張細緻的高能微中子全天圖。而新完成的冰立方微中子天文台,其實驗目標在於尋找宇宙高能微中子源、偵測和鄰近超新星及遙遠珈瑪射線爆發事件相干的微中子、以及(如果夠幸運的話)披露 不可見空間維度和超光速旅行等奇異物理概念的真實面向。
參考來源: APOD: 2011 February 13 - Ice Fishing for Cosmic Neutrinos

2011年2月12日

站在高崗上

公司舉辦了登玉山之行,行前...大家都經歷嚴格的體能訓練...
往徘雲山莊途中,眺望山巒疊疊起伏好不壯觀....
A同事:...美的令人屏息...
B同事:好想唱"站在高崗上",可是...沒氣..怎麼唱....
ㄚ  美:我唱,我還有氣,我唱...
          長白山上的好兒郎,吃苦耐勞不怕冰霜.......@#*?&~
頓時,大家笑成一團.......

簡訊:墨西哥寒流致玉米大減產

墨西哥北部受到20年來最寒冷天氣侵襲,錫那羅亞州玉米作物受到了嚴重破壞。
當地官員估計,失收玉米總量可能高達400萬噸,佔其全年產量的16%。
總統卡爾德龍要求盡一切辦法,在未來兩周內重新播種,恢復生產。
墨西哥人作為主食的薄餅均以玉米粉製作,因此這次失收恐將造成該國糧食價格飛漲。
參考來源: BBC 中文网

2011年2月9日

溼地上的動物--大杓鷸的故事

大杓鷸是鷸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所謂鷸蚌相爭就是指這些鷸科鳥類主要以海岸泥灘之底棲生物貝類、蟹類為主。
大杓鷸有長長彎彎的嘴喙,約有18公分以上,可以伸到泥灘地中搜尋捕獲可吃的多毛類、螃蟹等食物。下腹部與腰部為純白色,其餘顏色都是棕色系列的斑紋。
這是大杓鷸正在吐食繭的樣子,要瞭解大杓鷸的覓食生態特性,可以從大杓鷸的排遺(糞便)和食繭無法消化的碎片去重建大杓鷸的食物種類和所吃的底棲生物大小。
參考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1年2月5日

北大西洋濤動、太平洋反聖嬰現象 氣候異常主因

近來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北半球降下酷寒大雪,南半球暴雨成災。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這波反聖嬰的強度是近100年最大之一,將至少延續到3月才會漸漸減弱。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已經成為地球人的共同課題。
據希望之聲報導,美國《CNN》引述專家分析指出,全球各地連場異常氣候天災,太平洋反聖嬰現象和北大西洋濤動(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是兩大原因。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警告,隨著全球暖化,以往百年難得一遇的極端天氣,將可能變為更頻繁的「20年一遇」。2010年也是最濕熱的一年,共有18國出現史上最高溫。
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反聖嬰現象,延續去年9月以來的各地豪雨形成的大洪水災害,中國海南島、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巴西、北澳洲、南非等地均飽受水患之苦。澳大利亞近年天災不斷,先是千年一遇的數年長期乾旱氣候,接著是鼠患,鼠患之後又遇75年一遇的最嚴重蝗蟲災害,還未從災害中復原,又來了200年一遇的大 洪水,水患才去,才剛喘口氣,澳洲東北部的昆士蘭2日遭強烈熱帶氣旋「亞西」(Yasi)侵襲。
美國和加拿大近日再度遭遇大範圍暴風雪襲擊,截至當地時間2日凌晨,北美地區已有6,000多個航班因天氣不佳而被取消,數百萬人受災。日本氣象廳2月1日說,日本海沿岸1月普降大雪,有37個觀測點的最深積雪量刷新了198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繼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國發生了罕見的西南乾旱後,近日中國大陸又發生南凍北旱的天氣異常狀況。據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陳振林表示,2011年2月6日之前,華北、黃淮等氣象乾旱區基本沒有降水;2月份,華北、黃淮等地氣象旱情可能持續或發展。

參考來源: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1年2月2日

~~春~~





2011立春將至,祈福
              風調雨順,身心安康

金星與月亮

有時候,早晨的天空編織出一幅寧靜且超現實的影像。在上週日的日出前,從東瑞士的雪坡望去,就是這樣的一幅影像。寧靜的雲海被下方Trübbach村的燈光所照亮。Mittlerspitz雪山佇立在影像的左上角,在半山腰的Balzers小鎮,則是在影像下方。在影像右方遠處,則可清楚地看見阿爾卑斯山的陵線,就在正要升起的太陽下方。右上角可見弦月與一旁明亮的金星。金星在未來一個月中,都會持續地出現在清晨的天空裡,只不過在相同的鏡頭設定上,是無法在同樣的位置裡看見她的身影。
參考來源: APOD: 2011 February 2 - Moon and Venus over Switz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