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

~~挪威極光~~宇宙的呼喚(聯結影片)

參考來源: APOD: 2011 March 28 - Time Lapse Auroras Over Norway

試塔坐化

唐朝時,中宗第二個兒子譙王李重福,禮拜湖北的隨州神慥禪師做老師。
神慥禪師年登高壽,體弱多病,雖然已看破生死,卻放心不下圓寂後遺體將放置何處,對所謂的臭皮囊肉身,還是無法放下。出家的弟子們覺得師父拖泥帶水,但是在家的皈依弟子譙王李重福對他相當敬重,為神慥造立一座七十餘尺高的寶塔,開始為禪師準備後事。
塔成之後,譙王李重福前來探視神慥禪師,並問他說:「禪師圓寂後,由何人繼承您的法席呢?」
神慥禪師說:「我的弟子隨州正壽禪師可以繼承。」
譙王李重福不認識正壽禪師,便問神慥禪師:「正壽是什麼樣的人?
神慥禪師說:「正壽是老僧弟子中有修有證者。他為人正派,契悟佛法,平日韜光養晦,陸沉在大眾之中,不好與人計較,今日就介紹給您認識。」
譙王李重福對正壽生起尊敬心,於是請人將禪師找來,兩人交談甚契。譙王對正壽說:「老禪師的寶塔雖已完成,但不知合不合用,先請禪師您進去寶塔內試坐一番,看看適合否?」
正壽禪師領命,整一整衣服後,便合掌入塔,然後閉目結跏趺坐。
由於正壽禪師在塔內久久端坐未出,寺中大眾覺得奇怪,前往查看,沒想到,正壽禪師竟然已坐化多時,從此「試塔和尚」的稱號不脛而走。
修道人最重要的是「放下」,對於生前的萬緣能放下,示寂後的一切還有什麼不能放下呢?神慥禪師拖泥帶水,人情難免,他最掛念的身後事,到最後還是不得如願。正壽禪師為人不計較,可是因緣到時,一切又順乎自然。皇子造塔,請他試坐,他一試而去,這也非常正當。可惜的是,老禪師的希望都落空了。
所以,該來的,就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會來;何必斤斤計較於身外諸事呢 ?

參考來源: : : 人間福報 :

2011年3月23日

該不該補充維生素D?

關於維生素D補給品的研究,讓營養學家產生嚴重歧見。
近10年來,醫生常建議人們補充維生素D,他們的理由很充足:有許多研究顯示,服用大量維生素D(遠高於一般飲食攝取量或日照量)可降低罹患癌症或第一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率,因此當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於2010年11月的衛生政策建議中指出,多數美國人不需補充維生素D,攝取過量可能危害健康時,便讓人感到困惑且無所適從。
這個問題暴露出專家對營養學有效證據的看法天差地遠,而且可能影響他們對其他營養補給品的醫學建議。其中一派科學家堅持隨機臨床試驗是唯一標準,這類臨床試驗往往會把醫療介入(例如攝取高劑量維生素D)和安慰劑做比較。負責審核維生素D研究的科學家大多屬於這一陣營,他們認為:「臨床試驗通常可對飲食所需攝取的最高標準提供科學證據。」他們的建議攝取量完全是根據臨床試驗資料。
然而這些醫學研究所的審核委員摒棄了許多比較服用或未服用維生素D補給品的研究。這類流行病學研究理論上不如臨床研究嚴謹,因為流行病學研究觀察的是真實情況,很難控制科學家想了解的變數。為了彌補這個缺陷,研究人員會擴大研究樣本,例如有些維生素D的研究追蹤了五萬人,然後利用統計分析技術。根據這些研究,高劑量維生素D通常是有益的。
醫學研究院的報告公佈後,有些醫生開始攻擊臨床研究方法。他們說,營養學研究中很難找到真正的安慰劑組,譬如你要如何保證對照組的人不會從日照或食物中獲得額外的維生素D,使我們因而低估了維生素D的益處?而且我們也很難分辨單一維生素或礦物質的效應,因為許多營養素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美國塔弗茲大學藥理學家布倫伯格(Jeffrey Blumberg)說:「堅持隨機控制臨床試驗是唯一可靠證據的主張,是錯誤的。」下一回合的爭議將發生在今年春天,屆時內分泌學會將公佈他們的維生素D攝取準則,他們目前建議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為每毫升30奈克,高於醫學研究院建議的20奈克,也就是需另外服用補給品。敬請期待未來發展。

參考來源: 科學人雜誌網站

2011年3月21日

圖輯:英國20年來超級大明月

滿目青山一任看

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晚年築居在廬山的蓮花峰下,自號「濂溪」,人稱「濂溪先生」。
當時,佛印了元禪師正好住持廬山歸宗寺,周敦頤藉著地利之便,經常到寺裡拜訪佛印禪師,並與他談禪論道。
有一天,周敦頤問佛印禪師:「請問禪師,《中庸》有一句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為什麼禪門裡又說『無心是道』呢?」
佛印禪師簡潔地回答他:「疑則別參!」
周敦頤仍不死心,繼續追問:「參則不無,禪師,究竟『道』是什麼?」
佛印禪師說:「滿目青山一任看!」意思是告訴他,舉凡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道,何必再問呢?
周敦頤聽了之後滿懷歡喜,醉心於這樣的境界,對佛印禪師更加敬佩了。
又有一次,他看到窗外新長出來的嫩草生氣盎然,心中若有所悟,不禁讚歎:「這正是我心中的意境啊!」於是寫了一首詩偈呈給佛印禪師:
「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會豁幽潛;草深窗外松當道,盡日令人看不厭。」
佛印禪師也以一首詩偈應和:
「大道體寬無不在,何拘動植與飛潛;行觀坐看了無礙,色見聲求心自厭。」
自古以來,文人學士都喜歡與一些有學問的高僧往來,成為方外之交。例如李翱與藥山惟儼禪師、韓愈與大顛寶通禪師、白居易與鳥窠道林禪師、梁武帝與寶誌禪師等,宋朝的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周敦頤也互為好友,蘇、周兩人分別是文學家、理學家,也可以說都從禪立足而發展他們的人生境界。他們彼此唱和,寄託人生的另外一種境界,吾人今日有會意麼?

參考來源: : : 人間福報

2011年3月18日

圖輯:日本災後面對的人道困境

吃全素缺維生素A 婦人角膜潰瘍

吃全素又沒有攝取蛋白質,當心缺乏維他命A。一名中年婦人的右眼流淚、疼痛、視力模糊,兩、三天後,眼皮破皮,雙眼感染,視力不到0.01。醫師發現,這名婦人不吃胡蘿蔔等維他命A前驅物,又不喝牛奶,沒有蛋白質將前驅物轉化為維他命A,導致嚴重營養不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宜倫昨天指出,婦人就醫時,右眼角膜中心有一大片上皮細胞缺損,呈現環狀水腫,前房混濁,診斷為 疹性角膜炎、葡萄膜炎,雙眼結膜乾燥,角質化,也是維他命A缺乏的症狀。除了給予抗病毒藥物、預防性抗生素及潤滑劑,也請這名婦人要服用維他命A製品。

不過,第二天,婦人的右眼上皮呈現瀰漫性點狀破皮,醫師推測,可能是婦人用衛生紙擦拭眼淚,結果太用力,擦破上皮,雙眼併發綠膿桿菌感染,檢查發現她的血液中白蛋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濃度極低,還有貧血現象,嚴重營養不良,院方趕緊將她收治住院。

蔡宜倫解釋,婦女自訴吃全素,因為喝牛奶會拉肚子,不喝牛奶,不喜歡胡蘿蔔、木瓜、南瓜的「異味」,因此也幾乎不吃,近半年牙齒疼痛,只吃稀飯配醬菜等軟性食物。

吃素也應攝取蛋白質

蔡宜倫說,素食者若注意全方位營養,不會缺乏維他命,但維他命A在體內的代謝利用,需要蛋白質作媒介,若是不吃蛋和牛奶的嚴格素食者,可能會導致維他命A缺乏。

院方除了控制婦人的眼部感染,也請營養師調配高蛋白飲食,婦人每天服用含有維他命A的綜合維他命,3個月後,傷口完全癒合,結膜乾燥角質化也回復到幾乎正常。

蔡宜倫解釋,維他命A是眼睛的重要營養成分,於部分開發中國家,維他命A缺乏是孩童失明的最大原因,影響視覺機能,產生夜盲症,外眼方面有乾眼症、角結膜乾燥角質化,嚴重還會角膜潰瘍及角膜軟化症,影響角膜上皮細胞的再生能力及抵抗力。

蔡宜倫建議,全素者若不喝牛奶,可多攝取豆類,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才能將維他命A前驅物轉化為維他命A。

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吳雅惠說,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包括蛋黃、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深橙黃色蔬果、深橙黃色根莖類,例如胡蘿蔔、芒果、木瓜、南瓜、地瓜、玉米。

如何輕鬆攝取維他命A?吳雅惠建議,可將西洋芹、胡蘿蔔、柳丁、甜菜根、苜蓿芽、蘋果、芭樂、大黃瓜、枸杞、鳳梨、牛番茄、檸檬、亞麻仁打成蔬果汁,添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仁,幫助維生素A吸收。

參考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18/today-health1.htm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2011年3月15日

感恩

311地球踢被子又打噴嚏....
讓日本美麗的家園 , 霎時驟變...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心存感恩
也為日本祈福.....

2011年3月10日

最危險公主病!一個想把學校炸掉的8歲小蘿莉…

每個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一段叛逆期,對師長、同學感到厭煩;不過愛爾蘭有位8歲的小女孩有更極端的對付手段,她直接打電話到爆破公司,要求他們把學校炸了,還強調要挑「老師都在」的時間。網友們笑稱,這個小蘿莉應該是得了全世界最危險的「公主病」。

小女孩貝琪(Becky)打電話到爆破公司,開宗明義的表示想「將學校夷為平地」,並向他們詢問是否會使用大鐵球把學校砸爛;在聽聞爆破公司解釋可選擇拆除的方式後,她很「幹練」的說:「炸了它!這樣比較好。」而且還要他們確保在爆炸時所有老師都在校內,因為「老師很壞,他們總是在禮拜五出些雜七雜八的功課」。

爆破公司聽了小女孩的童言童語,忍不住笑了出來;不過貝琪可一點都不覺得好玩,還質問對方「你們到底是爆破公司還是笑話工廠」,但這番話卻又惹來對方一陣訕笑。
小貝琪痛恨老師出的作業,竟想找爆破公司炸了學校。
you tube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9HKmWH5og&feature=player_embedded
參考來源: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2011年3月9日

女人40 別只擔心三圍 更要當心三高

冠心病不是更年期後才要面對的問題!醫師指出,其實台灣女性一過40歲,高血脂發生率就飆升3.5倍,50歲之後,女性的高血脂發生率甚至是男性的1.5到2倍,提醒輕熟女們絕對不能對心血管疾病掉以輕心。
日前一名40出頭的上班族婦女,在上班途中昏厥、送醫後不治,檢查結果發現是心肌梗塞,只因為平時忙於照顧家人,沒有按時就醫、也沒有依據醫囑服藥,斷送寶貴的生命。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吳造中指出,根據衛生署統計,98年女性十大死因中,包括第2名的心臟疾病、第3名的腦血管疾病、第4名的糖尿病以及第7、8名的腎病變與高血壓,5大死因都與高血脂有關。但是,我國女性卻對高血脂相對輕忽。例如,在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當中,不管是血壓還是血糖,女性的自知率以及服藥率、控制率都高於男性,但是獨獨在高血脂部分,女性的控制率只有2成,遠低於男性的35.7%。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朝欽指出,進一步分析甚至發現,在19至44歲的年輕女性族群中,竟有近7成對高膽固醇不自知,服藥控制的比率只有12.1%。他表示,很多人可能是以為女性荷爾蒙就足以保護心血管,可是女性若有抽菸,或是有糖尿病、高膽固醇,則女性荷爾蒙保護就不夠。服用避孕藥又抽菸的女性,更是不可輕忽心血管健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殷偉賢建議,只要多幾個動作,女性就能幫自己健康把關。例如,平常家族聊天聚會的時候,問一問家族史,直系血親是否有人心肌梗塞在50歲前發作,家族成員有沒有猝死等情況。此外,一旦過去懷孕期間曾經出現妊娠糖尿病或是妊娠高血壓,則10年內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此外,除了腰圍跟體重,一定以要同時量血壓、血糖以及血脂。先了解自己是不是高危險族群,再來決定預防策略。
醫師建議,一般女性以運動或飲食等方式,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高危險群則由醫師評估是否用藥控制,已經發作過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險因子者則必須進一步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mg/dl以下。

參考來源: 自由電子報

天災降臨?超級月亮19日將現

3月19日當天,地球將處於自1992年以來距離月球最近位置,即月球落在近地點(lunar perigee),屆時月亮僅距離地球約35萬6578公里。
但一些科學家警告,這種「超級月亮」可能會干擾地球的氣候模式,甚至可能引發地震與火山活動。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絕對是業餘天文學家拍下獨特照片的大好機會。
前幾次超級月亮分別發生於1955、1974、1992與2005年,這幾年全都發生極端天氣事件。
造成印尼數十萬人死亡的大海嘯,發生在2005年1月出現超級月亮前兩週。1974年耶誕節的崔西氣旋(Cyclone Tracy),曾重創澳洲達爾文市(Darwin)。
但國際電波天文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for Radio Astronomy)的科學家惠勒(Pete Wheeler)說,要以懷疑態度看待任何有關即將發生的災難警訊。
他告訴澳洲新聞網(
news.com.au):「屆時將不會因此發生地震或火山爆發,除非那是原本就會發生的。」
他說:「在出現超級月亮前後,地球只會出現比平常低或高的潮汐。
澳洲天文學家勒內克(David Reneke)抱持相同看法。他指出,陰謀論者總能找到與特定時間扯上關係的天災,並怪罪超級月亮。
參考來源: 中央社即時新聞 

2011年3月5日

台灣來鴻:「女王」顛覆「敗犬」的岐視

最近突然驚覺,我的周遭在不知不覺間,竟然出現了一批年過40,卻仍然小姑獨處的女性。
這些朋友都認識了很多年,當大家都還年輕的時候,不會在意誰有沒有結婚,但是一過35歲,有沒有結婚,就成了一個標記;在女性的社交圈中,很自然地把「結了婚,有小孩」的女性劃成一國,沒結婚的是另外一國,兩個圈子就像兩個風俗民情不同的國
家,關心的重點、愛談論的話題,天差地別。
這幾年,與這些沒結婚的女性朋友相處,很明顯可以感受到氣氛的差異。
35歲的分水嶺
她們在35歲以前,話題的焦點是工作與男人,有對工作的雄心壯志,也有戀愛的酸甜苦辣,但是過了35歲以後,如果和男朋友分了手,男人的角色便逐漸從生活中淡出。
這時候,親朋好友威脅帶恐嚇的相親邀約開始上場。如果拒絕,周遭親友便開始恐嚇說:「難道妳要孤獨終老嗎?」於是懷抱著害怕晚景淒涼的恐懼,她們勉為其難地開始接受各種「相親」。
經濟獨立的職業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紀,看男人的眼光,與情竇初開的少女完全不一樣,她們不企求自己的男人像木村拓哉一樣帥氣,但希望他看上去能夠體面大方;她們也不期待自己的男人像郭台銘一樣有錢,但要求他有一份穩定與還算寬裕的收入,她們不會被浪漫的鮮花吸引,在乎的反而是這個男人是否能與自己有更多的心靈交流。

無害的男人難尋
最近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嘗試了幾次「相親」,結果都以「不來電」收場,她說:「我只希望找一個「無害」的男人,但沒有想到,連「無害」的男人都很難找!」她認為,男女到了一定的年紀,經過社會歷練,個性、想法、生活習性都已定型,她不期待對方能為自己改變,同樣地,也認為自己無法配合對方而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要找一個「身、心、靈」都與自己相契合的「無害」男人,的確不容易。
於是,時間就這樣慢慢地流逝,這些未婚的女性朋友一過了四十歲,便開始有「要孤獨終老」的心理準備,她們開始計算著,要存多少退休金才可以一個人安度晚年;甚至與其它的未婚女性,相約要一起住進豪華的養老院,讓專業的照護團隊取代丈夫孩子來照顧自己,所以她們更加努力工作,職位也就爬得也愈來愈高。
可是這個時候,即使是已高唱男女平權的台灣,她們還是會感受到許多異樣的眼光,前一陣子,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被其它立委稱呼她為「老處女」;衛生署長楊志良,還公開發表「女性不結婚,容易得精神病」的言論,這些言詞雖然都引起女性團體抗議,但是卻反應出台灣社會在潛意識裏,對於不婚女性的岐視。
最明顯的是,男性即使是離了婚,在同儕之間,往往會被稱為「鑽石王老五」,但是如果碰到未婚的女性主管,許多部屬就會覺得「很倒霉」,部屬們還會私底下抱怨說:「她就是因為這樣吹毛求疵,所以才嫁不出去。」在言談之間,老愛開未婚熟女的玩笑。

隨心所欲的敗犬女王
台灣的流行文化常受日本的影響,日本把未婚的熟女稱作「敗犬」,認為只要是年過三十的女性,不論事業多成功,只要未婚就是人生戰場上的一隻「敗犬」,因此,這幾年「敗犬」一詞也常被台灣社會廣泛引用來形容未婚的熟女,多少帶有一點岐視的意味,不過,前一陣子台灣一部講述單身熟女生活的連續劇「敗犬女王」,意外地受到廣大的歡迎,多少是因為這部連續劇反映出台灣單身熟女的心聲。
現在台灣的未婚熟女會用「敗犬女王」來形容自己,因為「女王」兩個字,顛覆了「敗犬」的岐視,當我看到那些單身女
參考來源: BBC 中文网

2011年3月3日

不做而做

松廣寺是韓國三大古寺之一,寺郊設有「佛立茅篷」,住了一個得道的僧人,經常有信徒前往參謁請法。
某天有一個信徒慕名前去,一看到禪師就問說:「請問您就是松海禪師嗎?」
松海禪師:「不是我還有誰呢?」
信徒又問:「您一個人住在這荒山野外,不是太孤單了嗎?」
松海禪師不以為然地說:「山中有這麼多的樹木草花、禽鳥野獸,那會有什麼孤單啊!」
信徒又說:「我在門外等了很久,以為禪師在內中午睡。」
松海禪師只是笑笑回答說:「『螺獅蚌殼類,一睡一千年』,住在這種地方,時間寶貴,那裡能去睡覺浪費時光呢?」
信徒看了看四周簡單的環境,再問:「禪師,您每天都做什麼 ?」
松海禪師淡淡地說:「不做什麼。」
信徒睜大眼睛訝異地問:「不做什麼?那生活不是很無聊嗎?」
松海禪師答說:「鳥語花香、蛙叫蟲鳴,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不做而做你懂嗎?」
信徒對禪師的精神感到欽佩,從中也見證了一個真正修行者的面貌,就不敢再多問了。
山居的老僧,大多修行有幾十年的功力。山居的生活看起來安閒,實際上,比身處在大眾裡面更加的忙碌,他要做些什麼?他要做佛,不得不把成佛的條件都準備好,故有詩云:「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參考來源:  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