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維生素D補給品的研究,讓營養學家產生嚴重歧見。
近10年來,醫生常建議人們補充維生素D,他們的理由很充足:有許多研究顯示,服用大量維生素D(遠高於一般飲食攝取量或日照量)可降低罹患癌症或第一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率,因此當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於2010年11月的衛生政策建議中指出,多數美國人不需補充維生素D,攝取過量可能危害健康時,便讓人感到困惑且無所適從。
這個問題暴露出專家對營養學有效證據的看法天差地遠,而且可能影響他們對其他營養補給品的醫學建議。其中一派科學家堅持隨機臨床試驗是唯一標準,這類臨床試驗往往會把醫療介入(例如攝取高劑量維生素D)和安慰劑做比較。負責審核維生素D研究的科學家大多屬於這一陣營,他們認為:「臨床試驗通常可對飲食所需攝取的最高標準提供科學證據。」他們的建議攝取量完全是根據臨床試驗資料。
然而這些醫學研究所的審核委員摒棄了許多比較服用或未服用維生素D補給品的研究。這類流行病學研究理論上不如臨床研究嚴謹,因為流行病學研究觀察的是真實情況,很難控制科學家想了解的變數。為了彌補這個缺陷,研究人員會擴大研究樣本,例如有些維生素D的研究追蹤了五萬人,然後利用統計分析技術。根據這些研究,高劑量維生素D通常是有益的。
醫學研究院的報告公佈後,有些醫生開始攻擊臨床研究方法。他們說,營養學研究中很難找到真正的安慰劑組,譬如你要如何保證對照組的人不會從日照或食物中獲得額外的維生素D,使我們因而低估了維生素D的益處?而且我們也很難分辨單一維生素或礦物質的效應,因為許多營養素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美國塔弗茲大學藥理學家布倫伯格(Jeffrey Blumberg)說:「堅持隨機控制臨床試驗是唯一可靠證據的主張,是錯誤的。」下一回合的爭議將發生在今年春天,屆時內分泌學會將公佈他們的維生素D攝取準則,他們目前建議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為每毫升30奈克,高於醫學研究院建議的20奈克,也就是需另外服用補給品。敬請期待未來發展。
參考來源: 科學人雜誌網站
近10年來,醫生常建議人們補充維生素D,他們的理由很充足:
這個問題暴露出專家對營養學有效證據的看法天差地遠,
然而這些醫學研究所的審核委員摒棄了許多比較服用或未服用維生素
醫學研究院的報告公佈後,有些醫生開始攻擊臨床研究方法。
參考來源: 科學人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