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3日

美國研究發現風電場或產生溫室效應

路透倫敦4月29日電(記者Nina Chestney)---美國周日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大型風電場可能會對當地氣候產生溫室效應,這為風電長期發展前景投下陰影。
科學家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作物歉收和其他毀滅性後果。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很多國家改向風能等清潔能源過渡。
2003-2011年,紐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德克薩斯州大型風電場周邊的衛星數據,德州有四座世界最大規模的風電場。
此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研究發現,與沒有風電場的鄰近地區相比,風電場周邊地區氣溫每10年升高0.72攝氏度。
研究稱:“我們認為,這一升溫現象主要歸因於風電場。”氣溫改變可能是由於風電場產生的能量效應、以及渦輪機產生的運動和渦流。
“如果空間足夠大,這些變化或對當地或更廣地區天氣和氣候產生明顯影響。”